第一章 导言 | 第1-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比较制度分析 | 第9-11页 |
·现代企业理论 | 第11-12页 |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4 1.3 研究方法--比较制度分析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3-14页 |
·全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的股权结构比较 | 第15-22页 |
·美国现代企业的股权特征 | 第15-17页 |
·股权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日本现代企业的股权结构 | 第17-20页 |
·股权结构特征 | 第17-19页 |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的董事会制度比较 | 第22-29页 |
·董事会的结构与职责 | 第22-23页 |
·美国企业的董事会制度 | 第23-25页 |
·日本企业的董事会制度 | 第25-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比较 | 第29-37页 |
·美国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29-31页 |
·美国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 第29-30页 |
·美国企业的经营者约束机制 | 第30-31页 |
·日本企业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31-34页 |
·日本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 第31-33页 |
·日本企业的经营者约束机制 | 第33-34页 |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模型:基于股权结构差异的解释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比较 | 第37-43页 |
·美国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 | 第37-39页 |
·美国企业员工报酬制度 | 第37-38页 |
·员工自我管理 | 第38-39页 |
·行业工会 | 第39页 |
·日本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 | 第39-42页 |
·终身雇佣制 | 第40页 |
·年功序列制 | 第40-41页 |
·企业内工会 | 第41页 |
·岗位轮换和岗位培训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基于历史视角的比较 | 第43-51页 |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成因 | 第43-46页 |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43-45页 |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因分析 | 第45-46页 |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成因 | 第46-50页 |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46-49页 |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因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七章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基于文化视角的比较 | 第51-56页 |
·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文化 | 第51-53页 |
·忠诚、和谐、勇敢的日本文化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八章 建立有中国特色企业制度的思考 | 第56-63页 |
·美国、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 第56-58页 |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 | 第58-59页 |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 第59-62页 |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59-61页 |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径选择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