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6-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国外焊缝图像缺陷检测技术现状 | 第7页 |
·国内焊缝图像缺陷检测技术现状 | 第7-8页 |
·边缘检测方法综述 | 第8-15页 |
·经典边缘检测方法 | 第9-12页 |
·现代边缘检测方法 | 第12-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第15-17页 |
·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课题意义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焊缝缺陷特点及分类 | 第18-26页 |
·焊缝图像的特点 | 第18-19页 |
·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图像大小、存储格式及数字表示 | 第18-19页 |
·转换为数学可描述的格式 | 第19页 |
·焊接常见缺陷 | 第19-22页 |
·熔合不良 | 第19-20页 |
·裂纹 | 第20-21页 |
·气孔 | 第21页 |
·夹杂物 | 第21-22页 |
·成形不良 | 第22页 |
·焊缝的质量评定 | 第22-24页 |
·缺陷类型验收标准 | 第22页 |
·质最分级的具体规定 | 第22-23页 |
·质量分级评定的基本步骤 | 第23-24页 |
·图像边缘的分类 | 第24页 |
·天然气管道焊缝缺陷的分类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26-38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小波的起源 | 第26页 |
·小波变换与傅立叶变换比较 | 第26-27页 |
·选择小波作为分析工具的原因 | 第27页 |
·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定义 | 第27-30页 |
·常用小波函数介绍 | 第30-32页 |
·Haar小波 | 第30页 |
·Daubechies小波系 | 第30-31页 |
·Biorthogonal小波系 | 第31页 |
·Morlet小波 | 第31页 |
·Mexican Hat小波 | 第31页 |
·Gauss小波 | 第31-32页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32-33页 |
·一维小波的剖分和重建 | 第33页 |
·二维小波变换 | 第33-34页 |
·二维小波的剖分和重建 | 第34-35页 |
·小波变换在图像消噪中的应用 | 第35页 |
·小波变换在图像边缘提取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天然气管道焊缝缺陷检测方法 | 第38-48页 |
·基于一维小波的缺陷检测 | 第38-42页 |
·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缺陷图片的一维转换 | 第38页 |
·基于一维小波焊缝缺陷检测原理 | 第38-39页 |
·常用于图像处理的三种小波 | 第39页 |
·三种小波对焊缝缺陷识别的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仿真实验 | 第41页 |
·实验结论 | 第41-42页 |
·基于二维小波及Laplacian算子的焊缝缺陷检测 | 第42-46页 |
·图片噪声分析及消噪方法的选取 | 第42-43页 |
·各层分解的系数及能量分布 | 第43-44页 |
·边缘的提取方向 | 第44-45页 |
·仿真实验 | 第45-46页 |
·实验结论 | 第46页 |
·基于二维的小波(?)管道焊缝缺陷检测 | 第46-48页 |
·具体算法 | 第46-47页 |
·仿真试验及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VB的人机界面系统 | 第48-51页 |
·VB的引入 | 第48页 |
·利用VB开发的问题和困难 | 第48页 |
·利用VB调用MATLAB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DLL技术法 | 第48-49页 |
·编译M文件法 | 第49页 |
·借助DDE技术 | 第49页 |
·引入MatrixVB | 第49页 |
·借助ActiveX | 第49页 |
·采用ActiveX自动化技术 | 第49-50页 |
·ActiveX自动化 | 第49页 |
·创建和获取ActiveX自动化对象的过程 | 第49-50页 |
·具体步骤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