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复方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12页 |
·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系统研究全方 | 第10-11页 |
·植化法研究全方化学成分 | 第11页 |
·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 第11页 |
·无机成分与微量元素研究 | 第11-12页 |
·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和模型 | 第12-17页 |
·抗癌药物筛选模型研究 | 第12-14页 |
·筛选方法 | 第14-16页 |
·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 | 第16-17页 |
·复方与中药现代化 | 第17-25页 |
·复方研究理论 | 第18-19页 |
·中药制剂现代化 | 第19-22页 |
·标准化与产业化 | 第22-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鸡血藤研究进展 | 第26-33页 |
·鸡血藤的特征及性状鉴别 | 第26-28页 |
·鸡血藤植物形态特征 | 第26-27页 |
·鸡血藤的鉴别 | 第27-28页 |
·鸡血藤的化学成分 | 第28-30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8页 |
·三萜类化合物 | 第28-29页 |
·木脂素类化合物 | 第29页 |
·甾醇类化合物 | 第29-30页 |
·微量元素 | 第30页 |
·鸡血藤的药理研究 | 第30-31页 |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第30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30页 |
·对血脂的影响 | 第30-31页 |
·抗炎及抗病毒作用 | 第31页 |
·扩血管作用 | 第31页 |
·其它作用 | 第31页 |
·鸡血藤的临床应用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鸡血藤化学成分研究 | 第33-43页 |
·实验原理 | 第33-38页 |
·提取 | 第33-34页 |
·减压蒸馏 | 第34页 |
·柱层析分离 | 第34-35页 |
·薄层层析法 | 第35-36页 |
·梯度洗脱 | 第36页 |
·重结晶和分步结晶 | 第36-37页 |
·结晶纯度的判定 | 第37-38页 |
·实验装置、仪器和试剂 | 第38-40页 |
·实验装置和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过程 | 第40-43页 |
·实验流程图 | 第40页 |
·提取 | 第40-41页 |
·鸡血藤化学成分的分离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3-72页 |
·石油醚洗脱部分的层析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43页 |
·9:1洗脱部分的层析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43-60页 |
·组分Ⅱ细分 | 第43-52页 |
·组分Ⅳ细分 | 第52-56页 |
·组分Ⅴ细分 | 第56-60页 |
·8:2洗脱部分进一步层析分离 | 第60-64页 |
·组分Ⅵ细分 | 第60页 |
·组分Ⅶ的柱层析细分 | 第60-64页 |
·7:3洗脱部分进一步层析分离 | 第64-67页 |
·6:4洗脱部分进一步层析分离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