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8-34页 |
·固体酸催化剂的简介 | 第8页 |
·固体酸的定义及分类 | 第8页 |
·固体酸催化剂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固载化液体酸 | 第8-9页 |
·沸石分子筛 | 第9-10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第10页 |
·固体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烷基化反应的特点 | 第11页 |
·理想的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 | 第11-12页 |
·介孔材料的简介 | 第12页 |
·非硅介孔过渡金属的研究进展 | 第12-28页 |
·非硅介孔氧化物的合成路线的发展 | 第13-23页 |
·无机骨架形成控制 | 第23页 |
·形成机理研究 | 第23-26页 |
·表面活性剂-模板剂研究 | 第26-28页 |
·简介 | 第26页 |
·表面活性剂模板剂的定义 | 第26-27页 |
·表面活性剂分子作模板剂 | 第27-28页 |
·织构与酸性表征技术 | 第28-33页 |
·织构表征 | 第28页 |
·酸表征 | 第28-33页 |
·NMR简介 | 第29-30页 |
·~1H MAS NMR的酸性研究 | 第30页 |
·催化剂表征中的NMR探针分子技术 | 第30-33页 |
·课题设计与研究方案 | 第33-34页 |
第二章 介孔MoO_3/ZrO_2的制备与织构表征 | 第34-45页 |
·前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化学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制备方法与步骤 | 第35-36页 |
·测试仪器与实验条件 | 第36-37页 |
·X射线衍射仪 | 第36页 |
·N_2低温吸脱附仪 | 第36-37页 |
·TG-DTA分析仪 | 第37页 |
·TEM显微镜 | 第37页 |
·FI-IR光谱仪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XRD研究 | 第37-39页 |
·N_2吸脱附研究 | 第39-40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40-41页 |
·TEM分析 | 第41-42页 |
·FI-IR研究 | 第42-43页 |
·介孔MoO_3/ZrO_2的形成机理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酸性研究 | 第45-57页 |
·前言 | 第45页 |
·NH_3-TPD(Temperature-Programmed-Desorption)研究 | 第45-47页 |
·NH_3-TPD实验原理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试验仪器及条件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第47-55页 |
·高分辨技术 | 第48-50页 |
·试验部分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1H MAS NMR谱 | 第50-52页 |
·~(31)P CP/MAS NMR谱 | 第52-53页 |
·~(13)C CP/MAS NMR谱 | 第53-55页 |
·酸结构模型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