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硫煤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煤基活性炭研究方法综述 | 第7-18页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7-14页 |
·物理活化法 | 第7-11页 |
·化学活化法 | 第11-14页 |
·活性炭的再生 | 第14-17页 |
·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 | 第14-15页 |
·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 | 第15-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 | 第18-2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0页 |
·孔结构表征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试验部分 | 第22-26页 |
·试验方案 | 第22页 |
·试验装置及流程 | 第22-23页 |
·试验煤样指标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4-25页 |
·煤样氧化 | 第24页 |
·活化 | 第24-25页 |
·洗涤 | 第25页 |
·收率测定 | 第25页 |
·吸附性能测定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7页 |
·苯酚吸附平衡曲线的测定 | 第26页 |
·煤样苯酚吸附试验 | 第26页 |
·氧化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试验一 | 第26-27页 |
·试验二 | 第27页 |
·氧化、活化一步进行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29-34页 |
·炭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碱炭比对活性炭收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收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收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煤样中硫含量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活性炭的孔结构表征及比表面积测定 | 第34-35页 |
·与其他制备方法对比的情况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煤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机理分析 | 第37-47页 |
·炭化过程与“炭素前驱体” | 第37页 |
·控制“炭素前驱体”的结构 | 第37-44页 |
·炭化路径及其控制 | 第37-38页 |
·无机成分控制炭化产物的微晶结构 | 第38-41页 |
·对煤进行氧化控制“炭素前驱体”的结构 | 第41-44页 |
·炭化温度制度的控制 | 第44-45页 |
·炭化气氛的控制 | 第45页 |
·脱除原料煤种的矿物质,提高吸附剂的档次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活性炭的再生试验研究 | 第47-49页 |
·热再生法 | 第47页 |
·溶剂再生法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表 | 第52-53页 |
附图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