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基本概念 | 第8-9页 |
·山地 | 第8页 |
·山地旅游资源 | 第8-9页 |
·山地资源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山地旅游资源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页 |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概况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重点内容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重点内容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分类 | 第12-17页 |
·分类原则 | 第12-14页 |
·以山地旅游资源本身属性作为分类标准 | 第12页 |
·以1997版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为依据 | 第12-13页 |
·体现福建永春西部山地特点 | 第13-14页 |
·分类系统 | 第14-15页 |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分类结果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旅游资源评价 | 第17-25页 |
·评价内容 | 第17页 |
·评价 | 第17-25页 |
·总体印象评价 | 第17-20页 |
·区内旅游资源景型相对重要性评价--组合评价 | 第20-24页 |
·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原则与模式 | 第25-30页 |
·开发理念--科学发展观 | 第25-26页 |
·以人文本 | 第25-26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26页 |
·全面统筹、协调发展 | 第26页 |
·开发原则 | 第26-28页 |
·保护生态系统原则 | 第26-27页 |
·保证旅游者人身安全原则 | 第27页 |
·以气候为主导因素原则 | 第27页 |
·体现山水文化原则 | 第27页 |
·交通便利化和多样化原则 | 第27-28页 |
·较小的成本--效益比原则 | 第28页 |
·开发模式 | 第28-30页 |
·观光模式 | 第28-29页 |
·生态旅游模式 | 第29页 |
·避暑度假模式 | 第29页 |
·探险模式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第30-36页 |
·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第30页 |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第30-36页 |
·客源市场调查资料分析 | 第30-35页 |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圈层分析 | 第35-36页 |
第六章 福建永春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 | 第36-48页 |
·四类景型开发分析 | 第36-37页 |
·开发条件SWOT分析 | 第37-39页 |
·开发战略 | 第39页 |
·开发措施 | 第39-45页 |
·功能分区 | 第45页 |
·功能分区原则 | 第45页 |
·功能分区 | 第45页 |
·旅游线路设计 | 第45-48页 |
·永春西部山地入游的主要空间模式 | 第45-46页 |
·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旅游线路设计 | 第47-4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图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