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性诗词成就论
引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诗词的空前繁荣 | 第13-38页 |
第一节 清代女性文化教育大环境的空前优势 | 第13-21页 |
第二节 清代女性诗词繁荣的表现 | 第21-31页 |
第三节 清代女性诗词繁荣的特征 | 第31-38页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诗词的成就 | 第38-94页 |
第一节 对传统评价标准的置疑 | 第38-45页 |
第二节 第一类题材 | 第45-56页 |
第一小节 题画咏物 | 第45-47页 |
第二小节 日常生活 | 第47-49页 |
第三小节 伤春悲秋 | 第49页 |
第四小节 闺情相思 | 第49-56页 |
第三节 第二类题材 | 第56-71页 |
第一小节 纪实伤时 | 第56-59页 |
第二小节 自然景物 | 第59-60页 |
第三小节 女性命运书写 | 第60-62页 |
第四小节 姊妹情深 | 第62-63页 |
第五小节 羁旅乡思 | 第63-64页 |
第六小节 吊古咏史 | 第64-71页 |
第四节 第三类题材 | 第71-85页 |
第一小节 时光感悟 | 第71-72页 |
第二小节 逍遥出世 | 第72-73页 |
第三小节 才人同悲 | 第73-76页 |
第四小节 性别意识的初萌 | 第76-78页 |
第五小节 女性意识的微露 | 第78-85页 |
第五节 艺术风格 | 第85-94页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诗词成就的局限及原因探究 | 第94-116页 |
第一节 女性处境 | 第94-98页 |
第二节 女性传统意识 | 第98-102页 |
第三节 男权文化的烙印 | 第102-106页 |
第四节 女性书写 | 第106-113页 |
第五节 个人化声音的弱化 | 第113-116页 |
结语 | 第116-11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附录 | 第121-130页 |
后记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