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股东派生诉讼的法律含义和特点 | 第9-13页 |
第一节 法律含义 | 第9-10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首先具有代位性。 | 第10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还具有代表性。 | 第10页 |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之特点 | 第10-11页 |
一、否定公司独立人格,限制公司处分自己权利的自由。 | 第10-11页 |
二、否定资本多数决原则。 | 第11页 |
第三节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之区别 | 第11-13页 |
一、两种诉讼制度设计的理念不同。 | 第11页 |
二、行使的目的不同。 | 第11-12页 |
三、对撤诉和进行诉讼和解的要求不同。 | 第12页 |
四、诉讼所得补偿或赔偿的享有者不同。 | 第12页 |
五、诉讼终止后的结果不同。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股东派生诉讼之现实必要性 | 第14-17页 |
一、从我国当前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公司内部人侵害公司利益的现象相当着 | 第15-16页 |
二、公司类诉讼日益增多与法律法规滞后之间的矛盾突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股东派生诉讼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公司所有与经营日渐分离,使股东与经营者发生利益冲突时处于弱势地位。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股东和经营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 第17-19页 |
二、资本多数决原则导致大股东在决定公司内部事务时日趋专断,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平衡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一定作用。 | 第19-22页 |
第三章、论述我国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之构想 | 第22-38页 |
第一节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22-24页 |
一、保护少数股东权利原则 | 第22-23页 |
二、公司自治与国家干预相平衡原则 | 第23页 |
三、鼓励正当诉讼与防止投机诉讼相协调原则 | 第23-24页 |
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协调国内法律体系相兼顾原则。 | 第24页 |
第二节 派生诉讼中各方地位:原告、公司、被告、其他股东 | 第24-31页 |
第三节 提起前置条件 | 第31-34页 |
第四节 派生诉讼案件的管辖 | 第34页 |
第五节 股东派生诉讼的判决、调解与撤回 | 第34-36页 |
第六节 诉讼费用担保制度 | 第36-37页 |
第七节 诉讼费用的计算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法院在处理股东派生诉讼案件时的三点建议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司法机关审理时应当遵循正当性、有限性、平衡性原则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审理股东派生诉讼应借鉴经营判断原则 | 第41-43页 |
第三节 顺应形势需要加强公司诉讼审判力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7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