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种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研究第14-25页
     ·杂种优势类群及杂优模式研究进展第14-17页
     ·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方法第17-25页
       ·远缘优势原理与形态学标记方法第17页
       ·系谱分析法第17-18页
       ·数量遗传学方法第18-19页
       ·同工酶酶谱分析法第19-20页
       ·DNA分子标记法第20-25页
   ·杂种优势预测研究第25-30页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第25-26页
     ·玉米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第26-29页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第29-30页
第二章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特殊配合力分析第30-48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供试材料第30页
     ·田间设计第30-31页
     ·统计分析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44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2页
     ·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2-36页
     ·特殊配合力分析第36-40页
     ·总配合力分析第40-41页
     ·自交系农艺经济性状聚类分析第41-42页
     ·单株产量SCA聚类分析第42-44页
   ·讨论第44-48页
     ·供试自交系的农艺经济性状表现第44-46页
     ·供试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第46-48页
第三章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SSR和AFLP分析第48-72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3页
     ·供试材料第48页
     ·DNA提取所用试剂与溶液第48页
     ·DNA的提取第48-49页
     ·SSR分析第49-50页
     ·AFLP分析第50-53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68页
     ·SSR分析第53-59页
       ·SSR标记检测结果第53-57页
       ·SSR标记聚类分析结果第57-59页
     ·AFLP分析第59-64页
       ·AFLP检测结果第59-62页
       ·AFLP标记的聚类分析第62-64页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第64-68页
   ·讨论第68-72页
     ·农艺经济性状、单株产量SCA、SSR标记、AFLP标记划分杂优类群的可靠性评价第68-70页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第70-72页
第四章 四川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第72-100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4页
     ·供试材料第72-74页
     ·SSR标记实验及统计方法第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97页
     ·四川玉米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情况分析第74-80页
     ·SSR标记检测结果第80-89页
     ·SSR标记聚类分析结果第89-91页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第91-93页
     ·四川主要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杂优类群及杂优模式第93-97页
   ·讨论第97-100页
     ·加强和改进四川玉米品种管理工作的思考第97页
     ·四川玉米育种和生产应用的种质基础及对策第97-99页
     ·分子标记技术与杂种优势预测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录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知识作业岗位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