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海事扣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 第10-19页 |
一、 船舶的定义 | 第10-13页 |
二、 扣船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一) 扣船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扣船的性质和目的 | 第13-14页 |
三、 对物诉讼和玛瑞瓦禁令 | 第14-18页 |
(一) 对物诉讼 | 第14-15页 |
(二) 玛瑞瓦禁令 | 第15-16页 |
(三) 对物诉讼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 第16-18页 |
四、 扣船的作用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产生海事扣船的法律依据 | 第19-23页 |
一、 《1999年扣船国际公约》中可申请扣船海事请求的种类 | 第19-22页 |
(一) 关于封闭式的定义 | 第19页 |
(二) 海事请求的变化 | 第19-22页 |
二、 海事请求法律关系的主体和事由 | 第22-23页 |
(一) 海事请求的主体 | 第22-23页 |
(二) 引发海事请求的事由 | 第23页 |
第三部分 海事扣船的范围和申请扣船的要件 | 第23-31页 |
一、 海事扣船的范围 | 第23-27页 |
(一) 当事船舶 | 第24-26页 |
(二) 姊妹船 | 第26页 |
(三) 关联船 | 第26-27页 |
二、 我国申请扣船的要件 | 第27-31页 |
(一) 实质要件 | 第28-30页 |
(二) 形式要件 | 第30-31页 |
第四部分 扣船的程序和扣船担保 | 第31-44页 |
一、 海事扣船的程序 | 第31-35页 |
(一) 申请主体 | 第31-32页 |
(二) 申请扣船的海事请求的种类 | 第32页 |
(三) 有权扣押船舶的机关 | 第32-35页 |
二、 设立担保 | 第35-39页 |
(一) 必要性 | 第35页 |
(二) 担保数额 | 第35-38页 |
(三) 担保数额的上限--船舶价值 | 第38-39页 |
三、 担保审查 | 第39-43页 |
(一) 审查主体 | 第39页 |
(二) 审查事项 | 第39-41页 |
1 对担保内容的审查 | 第39-40页 |
2 对担保给付条件的审查 | 第40-41页 |
(三) 审查责任 | 第41-43页 |
1 法院是否承担审查责任 | 第41-42页 |
2 申请人的救济途径 | 第42-43页 |
四、 担保的保存和发还 | 第43页 |
五、 担保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 第43-44页 |
第五部分 海事扣船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 第44-53页 |
一、 放宽反担保的限制 | 第44-45页 |
二、 明确错误扣船的法律认定和赔偿范围 | 第45-48页 |
(一) 错误扣船的认定 | 第45-48页 |
(二) 错误扣船的赔偿范围 | 第48页 |
三、 建立保护船方利益的救济程序 | 第48-50页 |
四、 确定申请扣船的海事请求人与其他债权人之关系 | 第50-53页 |
(一) 先行扣船债权人的扣押权与其他债权人扣押权的关系 | 第50-52页 |
(二) 申请扣船的债权人与其他债权人在船舶拍卖价款分配中的关系 | 第52-53页 |
第六部分 结束语 | 第53-55页 |
参考书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