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处理器并行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3页 |
·网络处理器的发展 | 第11-12页 |
·网络处理器的特点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网络处理器并行处理技术 | 第15-24页 |
§2.1 网络处理器在路由器中的地位 | 第15页 |
§2.2 网络处理器结构 | 第15-18页 |
·PE系统 | 第16-17页 |
·协处理器系统 | 第17页 |
·HLB模块 | 第17-18页 |
·网络处理器软件 | 第18页 |
§2.3 网络处理器并行处理模型 | 第18-23页 |
·并行处理模型分类 | 第18-19页 |
·PE内部的并行 | 第19-20页 |
·PE间的并行 | 第20-21页 |
·PE与协处理器之间的并行 | 第21-22页 |
·影响网络处理器并行处理的因素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网络协议和流量特性对网络处理器设计的需求 | 第24-40页 |
§3.1 TCP协议对网络处理器的影响 | 第24-31页 |
·TCP协议的拥塞控制 | 第25-27页 |
·TCP报文乱序 | 第27-30页 |
·TCP协议对网络处理器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流量特性对网络处理器并行性的影响 | 第31-39页 |
·流量特性分析模型 | 第31-33页 |
·流量分析程序 | 第33-35页 |
·流量特性 | 第35-39页 |
·结论 | 第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TCP友好的网络处理器并行处理模型 | 第40-51页 |
§4.1 TCP友好的并行处理模型 | 第40页 |
§4.2 负载分配算法 | 第40-45页 |
·AIHDA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41-42页 |
·哈希算法 | 第42页 |
·平均队列长度的计算 | 第42-43页 |
·表项更新概率的计算 | 第43-45页 |
·MUX负载汇聚算法 | 第45页 |
§4.3 模型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模拟器设计 | 第45-47页 |
·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基于SOPC的网络处理器原型设计方法 | 第51-61页 |
§5.1 网络处理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第51-52页 |
§5.2 SOPC技术简介 | 第52-53页 |
§5.3 网络处理器并行处理原型设计 | 第53-58页 |
·网络处理器原型方案 | 第53-55页 |
·PE设计 | 第55-56页 |
·协处理器设计 | 第56-57页 |
·HLB设计 | 第57-58页 |
§5.4 关键技术验证方法 | 第58-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1 攻硕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2 报文TRACE列表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