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磷虾及有关磷虾及有关甲壳动物消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1 甲壳动物消化酶的研究情况 | 第11-15页 |
·甲壳类动物消化酶的种类 | 第12页 |
·甲壳类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因素 | 第12-15页 |
2 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为代表的磷虾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磷虾酶的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磷虾酶的应用 | 第17-19页 |
3 太平洋磷虾的研究情况 | 第19-22页 |
·中国沿海磷虾的种类、分布及生态习性 | 第19-20页 |
·太平洋磷虾的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太平洋磷虾粗蛋白酶的提取和性质 | 第22-40页 |
1 实验用品 | 第23-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常用的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实验材料--太平洋磷虾的生物学鉴定 | 第25页 |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第25-26页 |
·待测粗酶液的制备 | 第26页 |
·粗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 第27-28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28-29页 |
·粗酶的生化性质研究 | 第29-30页 |
·大规模粗酶提取方法的探讨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7页 |
·不同pH条件下对粗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第31-32页 |
·不同热激温度对粗酶蛋白酶活性影响的结果 | 第32-33页 |
·粗酶的温度稳定性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激活剂对粗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抑制剂对粗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粗酶 | 第36-37页 |
·不同处理条件对粗酶的提取效果比较 | 第37页 |
4 讨论 | 第37-40页 |
·对两种粗酶酶活测定方法的比较 | 第37-38页 |
·热激处理在蛋白酶提取中的作用 | 第38页 |
·粗酶具有很强的温度稳定性 | 第38页 |
·硫酸铵沉淀法对粗酶提取效果的分析 | 第38页 |
·粗酶的适宜pH值 | 第38页 |
·比较Tris-HCl和蒸馏水对粗酶的提取结果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太平洋磷虾类胰蛋白酶的纯化和性质 | 第40-57页 |
1 实验用品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实验药品 | 第41-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粗酶的脱脂处理 | 第42页 |
·类胰蛋白酶的酶活分析 | 第42页 |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层析 | 第42-43页 |
·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柱层析 | 第43页 |
·亲和层析 | 第43-45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5-46页 |
·类胰蛋白酶生物化学性质的鉴定 | 第46-4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7-54页 |
·类胰蛋白酶的纯化 | 第47-51页 |
·类胰蛋白酶的生化特性 | 第51-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关于亲和层析 | 第54页 |
·类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 | 第54-55页 |
·类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 | 第55页 |
·关于类胰蛋白酶的分子量 | 第55-56页 |
·不同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对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太平洋磷虾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及类胰蛋白酶的定位 | 第57-69页 |
1 实验用品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实验药品 | 第58页 |
·几种常用溶液配方 | 第58-6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取材 | 第60页 |
·固定 | 第60页 |
·梯度洒粘脱水 | 第60页 |
·透明、浸蜡与包埋 | 第60页 |
·石蜡切片 | 第60页 |
·染色 | 第60-62页 |
·显微镜观察、照相 | 第6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2-67页 |
·消化系统的结构 | 第62-65页 |
·类胰蛋白酶的定位 | 第65-66页 |
·Alcian蓝-PAS反应 | 第66-67页 |
4 讨论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