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独立旋转车轮的变轨距转向架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27页 |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 ·独立旋转车轮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外变轨距转向架运用及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 ·西班牙 | 第19-21页 |
| ·日本 | 第21-22页 |
| ·德国 | 第22-23页 |
| ·波兰 | 第23页 |
| ·俄罗斯 | 第23-24页 |
| ·国内变轨距转向架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 第2章 变轨距转向架方案设计研究 | 第27-41页 |
| ·变轨距转向架主要技术指标 | 第27-28页 |
| ·变轨距机理 | 第28页 |
| ·变轨距转向架选型研究 | 第28-30页 |
| ·车轮的型式 | 第28-29页 |
| ·车轮的移动模式 | 第29页 |
| ·载荷的承载方式 | 第29-30页 |
| ·锁紧机构 | 第30页 |
| ·轨距变化范围 | 第30页 |
| ·变轨距转向架总体方案设计 | 第30-37页 |
| ·构架 | 第31-32页 |
| ·中央悬挂装置 | 第32-33页 |
| ·轮对轴箱装置 | 第33-35页 |
| ·变轨距锁紧机构 | 第35页 |
| ·基础制动装置 | 第35-37页 |
| ·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换过程 | 第37页 |
| ·两种变轨距转向架设计方案比较 | 第37-40页 |
| ·方案Ⅰ的特点 | 第37-39页 |
| ·方案Ⅱ的特点 | 第39-40页 |
| ·变轨距转向架方案的确定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换装置设计研究 | 第41-46页 |
| ·轨距变换装置的基本设计思想 | 第41-42页 |
| ·轨距变换装置的设计 | 第42-43页 |
| ·轨距变换装置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独立旋转车轮轮轨滚动接触研究 | 第46-63页 |
| ·轮轨系统坐标系 | 第46-48页 |
| ·各坐标系的定义 | 第46-47页 |
| ·各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 第47-48页 |
|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求解 | 第48-51页 |
| ·独立旋转车轮轮轨蠕滑率 | 第51-55页 |
| ·轮轨蠕滑率的定义 | 第51-52页 |
| ·轮轨蠕滑率的求解 | 第52-55页 |
| ·蠕滑力和蠕滑力矩的计算 | 第55-58页 |
| ·独立旋转车轮轮轨蠕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 ·横向运动对轮轨蠕滑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摇头运动对轮轨蠕滑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曲线半径对轮轨蠕滑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 ·蠕滑率公式的比较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变轨距转向架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63-79页 |
| ·车辆动力学计算内容 | 第63-67页 |
| ·横向响应计算 | 第63-65页 |
| ·动态曲线通过计算 | 第65-66页 |
| ·运行平稳性计算 | 第66-67页 |
|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67-69页 |
| ·动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7页 |
| ·模型分析 | 第67-69页 |
| ·动力学方程 | 第69-78页 |
| ·坐标系统 | 第69-70页 |
| ·受力分析及运动方程 | 第70-76页 |
| ·车辆系统的悬挂力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6章 变轨距转向架参数优化 | 第79-100页 |
| ·动力学性能评定指标 | 第79-83页 |
| ·变轨距转向架参数优化 | 第83-99页 |
| ·一系悬挂参数优化 | 第84-89页 |
| ·二系悬挂参数优化 | 第89-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7章 变轨距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100-120页 |
| ·变轨距转向架动力学性能预测 | 第100-104页 |
| ·直线运行平稳性预测 | 第100-101页 |
| ·曲线通过性能预测 | 第101-104页 |
| ·变轨距转向架与传统轮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比较 | 第104-112页 |
| ·横向输入响应 | 第104-108页 |
| ·直线轨道不平顺响应 | 第108页 |
|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 第108-112页 |
| ·改善变轨距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相关技术研究 | 第112-119页 |
| ·独立旋转车轮踏面形状的研究 | 第112-114页 |
| ·弹性阻尼耦合轮对的研究 | 第114-116页 |
| ·径向转向架的设计研究 | 第116-1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 第8章 变轨距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 | 第120-130页 |
| ·构架的结构特点 | 第120页 |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120-121页 |
| ·计算载荷及工况 | 第121-124页 |
| ·计算载荷 | 第121-124页 |
| ·计算工况 | 第12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4-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 结论 | 第130-133页 |
| 致谢 | 第133-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 附录1 | 第142-14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