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前言第13-14页
论文第14-75页
 第一章 盐生杜氏藻SMART质粒cDNA文库构建第14-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4-17页
   ·材料第14页
     ·藻种第14页
     ·菌种第14页
     ·酶制剂第14页
     ·试剂盒第14页
     ·培养基第14页
   ·方法第14-17页
     ·杜氏藻的培养第14页
     ·杜氏藻总RNA分离第14-15页
     ·LD-PCR法合成SMART~(TM) cDNA第15-16页
     ·cDNA纯化以及分段化第16页
     ·原始文库的形成第16-17页
     ·文库滴度测定第17页
     ·文库质量鉴定初步鉴定第17页
  2 实验结论第17-20页
   ·总RNA提取第17-18页
   ·cDNA的检测与收集第18-19页
   ·文库的鉴定第19-20页
  3 讨论第20-22页
   ·总RNA的提取第20-21页
   ·文库构建第21-22页
 第二章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克隆第22-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实验材料第22-23页
     ·菌种第22页
     ·载体第22页
     ·酶制剂第22-23页
     ·试剂盒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8页
     ·EST的获得第23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EST引物设计第23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EST扩增第23-24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DNA3’端序列酶切分析第24-25页
     ·克隆子pGPDH-3酶切片段亚克隆第25-26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DNA 5’RACE引物设计第26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DNA 5’RACE扩增5’端未知序列第26-27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拼接第27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ORF的验证第27-28页
  2 实验结论第28-33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EST验证第28-29页
   ·pGPDH-3克隆子亚克隆及分析第29-30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cDNA 5’RACE第30-31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拼接以及编码框验证第31-33页
  3 讨论第33-37页
   ·通过EST进行基因克隆的策略第33-35页
   ·应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获得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全长基因第35-37页
 第三章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鉴定第37-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材料第37页
     ·藻种第37页
     ·酶制剂第37页
     ·试剂盒第37页
     ·溶液第37页
   ·方法第37-39页
     ·杜氏藻的培养第37页
     ·杜氏藻总DNA提取第37-38页
     ·杜氏藻总DNA限制内切酶酶切第38页
     ·PCR法合成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EST探针第38-39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EST探针标记第39页
     ·酶切藻总DNA的southern印迹第39页
     ·杂交及显色反应第39页
  2 实验结论第39-40页
   ·杜氏藻总DNA制备及限制内切酶酶切第39-40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EST探针制备第40页
  3 讨论第40-43页
   ·杜氏藻总DNA制备第40-41页
   ·杜氏藻总DNA酶切第41-42页
   ·Southern杂交第42-43页
 第四章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第43-67页
  1 分析方法第43-44页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3页
     ·核酸GC含量分布第43页
     ·起始ATG的预测第43页
     ·加A信号位点预测第43页
     ·相似性搜索第43页
     ·多重序列比对第43页
   ·蛋白质序列分析第43-44页
     ·基于一级结构的蛋白质性质第43页
     ·蛋白质序列亲疏水性分析第43页
     ·数据库搜索第43-44页
     ·功能结构域的确定第44页
     ·二级结构预测第44页
     ·三级结构预测第44页
     ·蛋白质家族分析第44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44页
  2 分析结果第44-61页
   ·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4-47页
     ·核酸GC含量分布第44-45页
     ·起始ATG的预测第45页
     ·加A信号位点预测第45-46页
     ·相似性搜索第46-47页
     ·多重序列比对第47页
   ·蛋白质序列分析以及结构预测第47-61页
     ·基于一级结构的蛋白质性质第47页
     ·蛋白质序列亲疏水性分析第47-48页
     ·数据库搜索第48-50页
     ·功能结构域的确定第50-51页
     ·二级结构预测第51-53页
     ·三级结构预测第53-55页
     ·蛋白质家族分析第55-58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58-61页
  3 讨论第61-67页
   ·对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策略第61-62页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结构及功能预测第62-66页
     ·NAD~+结合域结构确定第63-64页
     ·催化结构域确定第64-66页
   ·磷酸化酶样结构域的预测第66-67页
 第五章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结构的初步分析第67-7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实验材料第67页
     ·藻种第67页
     ·菌种第67页
     ·载体第67页
     ·试剂盒第67页
   ·方法第67-69页
     ·杜氏藻的培养第67页
     ·杜氏藻总DNA提取第67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扩增的引物设计第67-68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组扩增第68页
     ·序列分析第68-69页
  2 实验结论第69-70页
   ·杜氏藻总DNA制备第69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扩增的引物设计第69-70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组扩增结果第70页
   ·序列分析第70页
  3 讨论第70-75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组扩增第70-73页
   ·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结构的初步分析第73-75页
结论第75-76页
声名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综述 盐生杜氏藻盐胁迫下的抗逆反应及其功能基因组学展望第80-115页
 一、 盐生杜氏藻的盐胁迫下系统反应第81-97页
  1 盐胁迫下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第81-82页
  2 盐胁迫下细胞离子平衡第82-88页
   1 ) Na~+的跨膜转运第83-86页
   2 ) K~+的跨膜转运第86-87页
   3 ) 细胞质膜H~+-ATPase第87-88页
  3 盐胁迫下的生长代谢第88-94页
   1 ) 甘油代谢第89-90页
   2 ) 类胡萝卜素的积累第90-91页
   3 ) 植物激素诱导合成第91页
   4 ) 脂肪代谢第91-92页
   5 )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92-93页
   6 ) 抗氧化还原系统第93页
   7 ) 离子运输第93-94页
  4 盐胁迫下的信号机制第94-95页
  5 盐胁迫下的基因表达以及蛋白质合成第95-97页
 二、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第97-104页
  1 研究盐胁迫下基因组以及转录物组的方法第97-101页
   ·基于序列表达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基因发现第97-99页
   ·盐胁迫下的高通量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99-101页
  2 盐胁迫基因的功能研究第101-103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鉴定基因功能第101-102页
   ·正向遗传学与反求遗传学(Forward and Reverse Genetics)研究第102-103页
  3 盐胁迫下蛋白质组研究第103-104页
 三、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源软件架构无线互联开发应用平台
下一篇:我国证券经纪人制度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