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涡街的形成及其物理特征 | 第8-10页 |
1.2.1 涡街的形成 | 第8-9页 |
1.2.2 涡街的物理特征 | 第9-10页 |
1.3 气液两相涡街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4 气液两相涡街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PHOENOICS用法介绍 | 第15-19页 |
2.1 前言 | 第15页 |
2.2 PHOENICS(3.1版本)可以处理的问题 | 第15-16页 |
2.3 PHOENICS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 第16-17页 |
2.4 VREditor、EARTH及VRViewer的使用方法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气液两相流动的双流体模型 | 第19-34页 |
3.1 前言 | 第19-20页 |
3.2 描述气液两相混合物流动的一些基本参数 | 第20-21页 |
3.3 气液两相流双流体模型的瞬时方程组 | 第21-24页 |
3.4 气液两相双流体模型的控制方程组 | 第24-27页 |
3.5 气液两相流动的相间作用力 | 第27-29页 |
3.6 气液两相流的紊流模型 | 第29-31页 |
3.7 壁面函数法 | 第31-32页 |
3.8 控制方程组的通用表达式 | 第32-3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气液两相双流体紊流方程的求解 | 第34-46页 |
4.1 前言 | 第34页 |
4.2 通用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4-37页 |
4.3 非均分网格的迎风格式 | 第37-38页 |
4.4 流场变量在网格中的储存 | 第38-39页 |
4.5 方程 | 第39-40页 |
4.6 动量方程 | 第40-41页 |
4.7 压力修正方程 | 第41-43页 |
4.8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3-4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测量装置及主要测量设备 | 第46-50页 |
5.1 实验装置及主要测量设备 | 第46-47页 |
5.1.1 实验装置 | 第46-47页 |
5.1.2 混合器的结构 | 第47页 |
5.2 气液两相流涡街脱落频率的测量 | 第47-50页 |
第六章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 第50-54页 |
6.1. 数据采集软件——Labview简介 | 第50页 |
6.2 软件功能介绍 | 第50-52页 |
6.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2-54页 |
第七章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6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8页 |
8.1 本文的研究总结 | 第60-61页 |
8.2 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61-68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