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占有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间接占有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4-24页 |
(一) 罗马法上的考察 | 第16-17页 |
1、占有与本权相分离 | 第16-17页 |
2、占有是一种事实 | 第17页 |
3、占有构成要件 | 第17页 |
(二) 日尔曼法上的考察 | 第17-20页 |
1、日尔曼财产法背景 | 第18-19页 |
2、日尔曼法上占有的分类 | 第19页 |
3、日尔曼法上占有的特质 | 第19-20页 |
(三) 间接占有各国(地区)立法例 | 第20-24页 |
1、德国法上的考察 | 第20-21页 |
2、法国法上的考察 | 第21-22页 |
3、瑞士法上的考察 | 第22页 |
4、日本法上的考察 | 第22-23页 |
5、英美法上的考察 | 第23页 |
6、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考察 | 第23-24页 |
二、占有与间接占有的性质 | 第24-29页 |
(一) 占有的性质之争 | 第24-26页 |
1、事实说 | 第24-25页 |
2、权利说 | 第25-26页 |
3、权能说 | 第26页 |
4、非所有人占有说 | 第26页 |
(二) 间接占有的性质 | 第26-29页 |
1、占有的性质 | 第26-27页 |
2、间接占有的性质 | 第27-28页 |
3、间接占有的本质 | 第28-29页 |
三、间接占有制度的功能及其意义 | 第29-41页 |
(一) 间接占有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29-31页 |
(二) 间接占有的制度功能 | 第31-41页 |
1、间接占有与权利推定 | 第31页 |
2、间接占有与观念交付 | 第31-33页 |
3、间接占有与取得时效 | 第33-36页 |
4、间接占有制度的保护功能 | 第36-41页 |
四、间接占有制度的设计 | 第41-44页 |
(一) 间接占有的构成 | 第41-42页 |
1、占有媒介关系的存在 | 第42页 |
2、他主占有的意思 | 第42页 |
3、间接占有人享有返还请求权 | 第42页 |
(二) 间接占有人的保护请求权 | 第42-43页 |
(三) 间接占有得取得和丧失 | 第43-44页 |
1、间接占有得取得 | 第43页 |
2、间接占有的消灭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