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视网膜血管中心线提取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研究背景第10-15页
     ·眼球的结构第11-13页
     ·眼底的结构第13-14页
     ·眼底检查方法及仪器第14-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相关工作研究第16-17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第19-22页
第2章 视网膜血管提取的方法第22-36页
   ·匹配滤波方法第22-25页
   ·自适应阈值方法第25-26页
   ·灰度脊线方法第26-29页
   ·多尺度的血管分割方法第29-32页
   ·统计推论模型的方法第32-33页
   ·基于形态学的方法的分割第33-34页
   ·几种方法的结果的分析比较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改进的熵的视网膜血管中心线的提取第36-46页
   ·流程图第36页
   ·预处理和血管的增强第36-41页
     ·视网膜图像的预处理第36-37页
     ·高斯匹配滤波器的设计第37-41页
   ·基于改进熵的视网膜血管中心线的提取第41-43页
     ·熵阈值和改进的熵阈值第41页
     ·改进的熵的视网膜血管中心线的提取第41-4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基于惯性矩阵的跟踪算法第46-52页
   ·方法介绍第46-47页
     ·坐标系统的惯性矩第46页
     ·延伸的骨架属性第46-47页
   ·流程图第47-48页
   ·参数及结果分析第48-51页
     ·参数分析第48页
     ·结果分析第48-49页
     ·模拟数据的测试结果第49-51页
     ·结论分析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结果分析第52-60页
   ·基于改进熵阈值的视网膜血管中心线的结果第52-58页
   ·结果分析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及讨论第60-62页
   ·结论第60页
   ·讨论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itness仿真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PI线理论的锥束CT图像重建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