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从两分开到三分开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目录第12-15页
图目录第15-17页
表目录第17-18页
引言第18-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7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界定与研究意义第20-26页
  一、问题的界定第20-23页
  二、研究意义第23-26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理论范式与基本分析框架第26-45页
  一、研究方法第26-31页
  二、理论范式第31-43页
  三、基本分析框架第43-45页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研究目标第45-47页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第45页
  二、研究目标第45-47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综述第47-74页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47-60页
  一、体制、制度第47-58页
  二、传媒、传媒体制的界定第58-60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60-74页
  一、传媒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第61-63页
  二、传媒体制改革文献综述第63-66页
  三、多元传媒发展改革与单一市场化取向的传媒产权改革文献综述第66-74页
第三章 中国传媒混合型体制的建立与"两分开"改革的困境第74-126页
 第一节 中国传媒发展的三次重大体制变革第74-87页
  一、事业型单位、企业化管理:第一次传媒体制变革第77-79页
  二、采编与经营相分离:中国传媒第二次体制变革第79-83页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两分开:中国传媒的第三次体制变革第83-87页
 第二节 已有传媒体制变革历程的总体反思与混合型体制弊端第87-111页
  一、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历程与启示第87-98页
  二、已有传媒体制变革历程的总体反思与混合型体制弊端第98-111页
 第三节 "采编与经营"剥离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第111-123页
  一、采编与经营的关系:基于价值链的理论第111-118页
  二、采编与经营剥离的悖论第118-123页
 第四节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传媒两分开的困境第123-126页
第四章 政府、社会和与市场关系中的中国传媒发展检视与结构调整需求第126-235页
 第一节 政府、社会与市场关系中的传媒发展的"实然"检视第126-150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变迁第126-139页
  二、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关系中的传媒发展第139-141页
  三、三者博弈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实然"检视:公众利益的缺失第141-150页
 第二节 社会分层、结构断裂和利益博弈的中国现实与传媒功能承担第150-218页
  一、社会分层、中国社会分层与结构断裂第150-173页
  二、社会断裂中的利益博弈的失衡第173-186页
  三、社会断裂与利益博弈失衡中的传媒的功能承担第186-218页
 第三节 历史性功能承担下的传媒的"应然"发展与结构调整需求第218-235页
  一、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合理化关系建构第218-228页
  二、合理化关系与功能承担下的中国传媒"应然"发展第228-233页
  三、"应然"发展与多种目标函数需求下的结构调整需求第233-235页
第五章 从两分开到三分开: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系统结构的合理建构第235-311页
 第一节 从两分开到三分开: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系统结构的理性构建第235-253页
  一、传媒体制改革中的传媒属性争论与反思第235-238页
  二、发达国家广电传媒系统构成与启示第238-243页
  三、三分开:含义、合理性与公众利益的结构性保障第243-248页
  四、三分开下的"党管传媒"再思考第248-253页
 第二节 国家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第253-271页
  一. 政治、中国政治和当代政治文明第253-263页
  二、中国国家传媒的归位第263-269页
  三、国家传媒的独特优势和制度设计与安排第269-271页
 第三节 公共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第271-280页
  一、公共传媒的国外发展与启示第271-277页
  二、中国公共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第277-280页
 第四节 商业传媒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第280-311页
  一、网络传媒的发展:现实和启示第282-289页
  二、出版发行领域传媒的市场化发展改革与启示第289-292页
  三、商业传媒的制度安排与设计第292-311页
第六章 三分开传媒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考第311-333页
 第一节 中国改革的渐进式路径选择及传媒体制改革路径模仿第311-321页
  一、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第311-318页
  二、传媒体制改革的路径模仿:渐进式改革第318-321页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的反思:从形式差别到本质正义第321-327页
  一、渐进式改革的负面后果与再认识第321-326页
  二、从形式差别到本质正义:改革的本质评价第326-327页
 第三节 传媒渐进式体制改革的价值源点和归属:公众利益至上第327-333页
结语: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发展: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张大第333-338页
参考文献第338-348页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相关成果第348-350页
后记第350-352页

论文共3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酸铋基铁电薄膜的Sol-gel法制备及改性研究
下一篇:大型高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