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复用技术的监控系统框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论文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论文背景 | 第8页 |
·论文意义 | 第8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8-10页 |
第2章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及框架复用思想 | 第10-21页 |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 | 第10-16页 |
·软件复用的概念 | 第10-11页 |
·软件复用分类 | 第11-12页 |
·软件复用相关技术 | 第12-16页 |
·个别的软件复用与系统化的软件复用 | 第16-17页 |
·个别的软件复用 | 第16页 |
·系统化的软件复用 | 第16-17页 |
·两种复用的比较 | 第17页 |
·软件框架技术概述 | 第17-21页 |
·框架的概念 | 第17-18页 |
·框架的分类 | 第18-20页 |
·框架开发过程 | 第20-21页 |
第3章 领域框架的构建 | 第21-39页 |
·管道监控系统领域分析 | 第21-24页 |
·管道监测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监控系统分析 | 第22-23页 |
·计算机监控软件的基本功能 | 第23-24页 |
·管道监控系统领域需求分析 | 第24-27页 |
·定义领域范围 | 第24页 |
·定义领域特定的元素 | 第24-25页 |
·定义领域特定的设计 | 第25-27页 |
·领域框架需求建模 | 第27-29页 |
·软件框架需求建模特点 | 第27页 |
·UML用例图实现软件框架需求建模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扩展 UML用例图实现软件框架需求建模 | 第28-29页 |
·系统领域框架的设计 | 第29-31页 |
·领域框架的体系结构 | 第29-31页 |
·监控领域逻辑框架组成 | 第31页 |
·监测数据接收部分功能设计 | 第31-33页 |
·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各部分功能设计 | 第32-33页 |
·数据库服务器部分功能设计 | 第33-36页 |
·功能分析 | 第33-34页 |
·各部分功能设计 | 第34-36页 |
·WEB服务层功能设计 | 第36-39页 |
·功能分析 | 第36-37页 |
·WEB服务器结构 | 第37-38页 |
·各部分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第4章 领域框架的实现 | 第39-62页 |
·开发工具选择及相关技术介绍 | 第39-44页 |
·数据组织及相关功能实现 | 第44-50页 |
·数据的组织 | 第44-49页 |
·数据处理功能的实现 | 第49-50页 |
·WEB服务层功能实现 | 第50-54页 |
·服务器功能组织 | 第50页 |
·服务器展示功能相关构件的实现 | 第50-52页 |
·服务器管理维护功能相关构件的实现 | 第52-54页 |
·监测数据接收部分功能实现 | 第54-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总结 | 第62-64页 |
·使用本软件框架开发系统的过程 | 第62-64页 |
·论文小结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一 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部分相关程序 | 第68-76页 |
附录二 与监测数据接收部分相关程序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