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碳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1.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10页
   ·土壤有效碳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土壤有效碳的来源第10-11页
     ·土壤有效碳的组分第11页
     ·土壤有效碳与土壤碳循环第11-12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12-14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2.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16-20页
   ·研究地区概况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17页
     ·土壤湿度的测定第17页
     ·土壤养分的测定第17页
     ·土壤pH值的测定第17-18页
     ·土壤有效碳的测定第18-19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第19页
     ·凋落物的测定第19页
   ·统计分析第19-20页
3.结果与分析第20-35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第20-22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凋落物的季节变化第22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有效碳的动态第22-28页
     ·连续培养期间土壤有效碳的释放动态第22-24页
     ·土壤有效碳的潜在转化率及土壤总有效碳估算第24-26页
     ·次生栎林和人工火炬松林土壤有效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第26-28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第28-32页
     ·不同林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比较第28页
     ·不同林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动态第28-31页
     ·不同林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有机碳的关系第31-32页
   ·土壤有效碳、微生物生物量、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第32-35页
     ·土壤有效碳与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总有机碳的关系第32-33页
     ·土壤有效碳的影响因子第33-35页
4.讨论第35-39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有效碳含量的比较第35-36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有效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第36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第36-38页
   ·土壤有效碳与微生物生物量、有机碳的相关分析第38-39页
5.总结第39-41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有效碳含量的比较第39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有效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第39页
   ·次生栎林与人工火炬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第39-40页
   ·土壤有效碳与微生物生物量、有机碳的相关分析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详细摘要第46-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对温度敏感性的室内模拟研究
下一篇: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