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对公司相互持股法理上的分析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公司相互持股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 第11-13页 |
一、公司相互持股的概念 | 第11页 |
二、公司相互持股的类型 | 第11-13页 |
三、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特征 | 第13页 |
第二节 公司相互持股的利弊分析 | 第13-21页 |
一、公司相互持股的优点 | 第14-17页 |
二、公司相互持股的弊端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公司相互持股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对公司相互持股的规制(美国) | 第21-23页 |
一、美国公司结构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美国公司法对公司相互持股的规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对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规制(德国、日本) | 第23-27页 |
一、德、日公司结构的特点 | 第23-24页 |
二、德、日公司法对公司相互持股的规制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对公司相互持股的规制 | 第27-30页 |
一、中国大陆 | 第27-28页 |
二、台湾地区 | 第28-30页 |
第四节 资本制度与股权控制形式对相互持股规制的影响 | 第30-33页 |
一、资本制度对公司相互持股的影响——授权资本制宽容,法定资本制限制 | 第30-31页 |
二、股权控制形式对公司相互持股的影响——皆限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表决权行使 | 第31页 |
三、不同的资本制度和股权形式对我国规制公司相互持股的启示——兼收并蓄,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是我们借鉴的重点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研究我国公司相互持股的意义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公司相互持股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 | 第33-36页 |
一、参与国际竞争需要企业快速壮大 | 第33-34页 |
二、企业竞争的紧迫性需要相互持股制度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规制公司相互持股风险的重要性 | 第36-40页 |
一、中广系——三个人的世界 | 第37-38页 |
二、侵害正在发生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在规制公司相互持股上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一、母子公司的问题 | 第40-41页 |
二、对公司相互持股表决权限制上的空白 | 第41页 |
三、相互持股公司之间的通知义务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规制我国公司相互持股问题的几点建议 | 第43-50页 |
第一节 采取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立法原则 | 第43页 |
第二节 母子公司的概念及相互持股的规制 | 第43-45页 |
一、母子公司的概念 | 第43-44页 |
二、母子公司概念在公司相互持股中的运用 | 第44页 |
三、对母子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规制——禁止子公司获取母公司股份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对一般相互持股公司的法律规制 | 第45-47页 |
一、限制持股比例及表决权——20% | 第45-46页 |
二、及时通知的义务 | 第46页 |
三、信息公开化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建设 | 第47-50页 |
一、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47-49页 |
二、调整反垄断法以防止在企业壮大的同时带来垄断的危害 | 第49页 |
三、调整税法以防止企业的避税行为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