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广西猪PRV分子病原学调查及快速鉴别野毒感染双功能性分子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中英文缩写词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0页
 1.伪狂犬病研究进展第12-20页
   ·PR的生物学特征第12-16页
   ·PR的流行病学第16-18页
   ·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2.gE基因缺失苗及应用情况第20-24页
   ·gE基因结构第20-21页
   ·gE基因缺失苗及应用第21-23页
   ·gE糖蛋白在根除PR中的作用第23-24页
 3.自体红细胞凝集试验第24-28页
   ·原理第24页
   ·红细胞的选择第24-25页
   ·抗红细胞抗体与免疫原性蛋白/病原物抗体的选择第25页
   ·双功能性分子第25-28页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广西猪伪狂犬病的分子病原学调查及gE基因的克隆及分析第30-46页
 1.材料与试剂第30-32页
 2.实验方法第32-37页
   ·病料调查资料的整理第32-33页
   ·引物的设计第33页
   ·病毒DNA的提取第33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33-34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第34-36页
   ·gE-ELISA血清学诊断第36-37页
 3.结果第37-45页
   ·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第37-38页
   ·病料调查资料的归纳整理第38-39页
   ·gE基因的克隆及分析比较第39-44页
   ·血清学调查第44-45页
 4.小结与讨论第45-46页
第三章 广西伪狂犬病病毒GXBB-1株的分离鉴定第46-51页
 1.材料和试剂第46-47页
 2.实验方法第47页
   ·病料处理第47页
   ·病毒分离第47页
   ·病毒的组织培养半数致死量(TCID_(50))测定第47页
   ·病毒DNA的提取第47页
   ·PCR鉴定第47页
   ·GXBB PRV gE基因序列分析比较第47页
 3.结果第47-50页
   ·动物接种试验第48页
   ·病毒的分离第48页
   ·PCR鉴定第48-49页
   ·病毒毒价(TCID_(50))的测定第49页
   ·gE基因的分析比较第49-50页
 4.小结与讨论第50-51页
第四章 用于鉴别疫苗株与野毒株双功能性分子的构建第51-60页
 1.材料和试剂第51-52页
 2.实验方法第52-56页
   ·技术路线图第52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52-53页
   ·融合基因的拼接第53-55页
   ·表达载体PET-His-2E8-gE质粒的构建第55-56页
 3.结果第56-59页
   ·2E8-gE融合基因的构建第56-57页
   ·2E8-gE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57-58页
   ·PET-His-2E8-gE重组质粒的构建第58-59页
 4.小结与讨论第59-60页
全文总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基因重组质粒免疫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日粮因素对青年母水牛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规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