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基于发展极理论的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以乌昌经济一体化为例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民族经济第11-12页
     ·乌昌经济一体化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第13-14页
     ·对于乌昌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第14-16页
第二章 发展极理论概述第16-20页
   ·发展极理论产生的背景第16页
   ·发展极理论形成及发展第16-17页
   ·发展极理论的基本论述第17-18页
   ·发展极理论应用与反思第18-20页
第三章 经济一体化是乌昌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0-25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2页
     ·历史简介第20页
     ·地理环境第20-21页
     ·人口及构成第21页
     ·经济发展状况第21-22页
   ·乌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第22页
   ·乌昌经济一体化的缘由第22-23页
   ·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第23-25页
第四章 一体化对昌吉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5-44页
   ·乌鲁木齐市——乌昌地区的发展极第25-29页
     ·具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大批创新能力的产业聚集第25页
     ·形成规模效应,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第25-27页
     ·“外部环境”便利第27-28页
     ·“内部环境”优越第28-29页
   ·乌昌地区极化效应影响分析第29-42页
     ·发挥扩散效应,促进经济发展第29-36页
     ·发挥扩散效应,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第36-40页
     ·发挥扩散效应,促进思想观念的改变第40-42页
   ·回流效应,延缓经济快速发展第42-44页
     ·企业“东南飞”,建设资金外流第42页
     ·招聘人才困难,人才不断外流第42-44页
第五章 乌昌经济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44-53页
   ·存在的问题第44-48页
     ·融合的意识提升不够第44-45页
     ·工业产业布局具体实施不明确第45页
     ·工业结构内部失调第45-46页
     ·产业聚集力不够,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第46页
     ·第三产业结构雷同率比较高第46-47页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困难第47页
     ·行政体制障碍性因素突出第47-48页
   ·对策第48-53页
     ·进一步加强并落实融合思想建设第48-49页
     ·加大建设力度,促进“硬环境”坚实度第49-50页
     ·突破行政界限,创新行政运行体制第50-51页
     ·建立合理的规划布局,统一实施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导师评阅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研究
下一篇:新疆沙湾县依托地缘优势带动民族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