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观点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结论和主要观点 | 第16-17页 |
·研究的原创性及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理论 | 第19-3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经济增长 | 第19页 |
·经济发展 | 第19页 |
·产业结构转换 | 第19-20页 |
·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 | 第20-26页 |
·古典经济增长思想 | 第20-21页 |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及模型 | 第21-24页 |
·新增长理论:打开索洛余值的“黑箱” | 第24-26页 |
·产业结构理论 | 第26-30页 |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Ι | 第26-28页 |
·产业结构理论发展Ⅱ | 第28页 |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因素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30-40页 |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 第30-32页 |
·新疆长期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假说一检验 | 第32-38页 |
·新疆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 第32-36页 |
·新疆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 因果分析 | 第36-38页 |
·新疆短期内产业结构转换促进经济增长:假说二的检验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新疆产业结构的特点与其调整的环境分析 | 第40-53页 |
·新疆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 第40-49页 |
·产值的产业结构变化及特征 | 第40-41页 |
·第二产业内部的工业结构考察 | 第41-42页 |
·劳动力的产业结构考察 | 第42-43页 |
·产业结构的评价 | 第43-48页 |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环境分析 | 第49-52页 |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恢复,但面临失业率继续上升的问题 | 第49-50页 |
·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瓶颈制约突出 | 第50-51页 |
·区域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措施 | 第53-57页 |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第53-54页 |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 第53页 |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 第53-54页 |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 第54-57页 |
·加快农村城镇化与城市工业化建设 | 第54页 |
·鼓励资金人才下乡,保障农村城镇化 | 第54页 |
·保证第一产业基础地位,提高劳动生产率 | 第54页 |
·利用中国非富的劳动力资源 | 第54-55页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第55页 |
·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知识密集型产业 | 第55页 |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能源合作,发挥新疆的通道作用 | 第55-56页 |
·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 第56页 |
·投资拉动新疆经济增长,需给予资金的大力支持 | 第56页 |
·注意的问题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