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1章 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 第12-22页 |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 第12-14页 |
·“媒体”、“媒介” | 第12页 |
·“素养” | 第12-13页 |
·“媒介素养教育” | 第13页 |
·媒介素养教育内涵解析 | 第13-14页 |
·国外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 第14-18页 |
·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模式多样化 | 第14-15页 |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 | 第15-16页 |
·注重师资培训 | 第16-17页 |
·成立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 | 第17-18页 |
·刚刚兴起的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 | 第18-22页 |
·20 世纪三十年代朴素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 | 第18-19页 |
·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 第19-22页 |
第2章 现实动因:媒介环境兴盛与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缺失 | 第22-33页 |
·未成年人使用媒介机会增多与媒介素质的不适应 | 第22-26页 |
·接触媒介时间过多,被媒介内容涵化 | 第22-23页 |
·信息超载与未成年人受众主体性的丧失 | 第23-25页 |
·新媒体影响价值判断 | 第25-26页 |
·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 第26-29页 |
·色情和暴力污染视听 | 第26-27页 |
·媒介引导消费主义 | 第27-28页 |
·媒介全球化对本土文化的弱化 | 第28-29页 |
·未成年人接触媒介的偏向 | 第29-33页 |
·娱乐第一,痴迷明星 | 第29-30页 |
·暴力崇拜 | 第30页 |
·虚拟交往 | 第30-31页 |
·叛逆心理,不认同主流文化 | 第31-33页 |
第 3 章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全民运动 | 第33-46页 |
·政府的认可与政策的支持 | 第33-36页 |
·学校课程的设置与考评 | 第36-38页 |
·传媒的参与和引导 | 第38-41页 |
·社会的关注与合作 | 第41-43页 |
·家庭的监管与督促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