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流失论--法运行的经济学考察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导论 | 第8-26页 |
一、法在运行中流失 | 第8-9页 |
二、研究法流失的意义 | 第9-12页 |
三、法的规定 | 第12-16页 |
四、法的运行 | 第16-18页 |
五、学术界对法流失的研究 | 第18-19页 |
六、经济分析方法 | 第19-26页 |
第一章 立法过程法的流失 | 第26-60页 |
第一节 立法的一般原理 | 第26-33页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立法阶段法的正式运行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我国立法阶段法的非正式运行与法的流失 | 第35-60页 |
第二章 司法过程法的流失 | 第60-113页 |
第一节 法官 | 第60-78页 |
第二节 法官个人的效用函数与“看不见的手” | 第78-87页 |
第三节 司法独立与公开审判的背后 | 第87-94页 |
第四节 司法的本质 | 第94-113页 |
第三章 行政执法过程法的流失 | 第113-136页 |
第一节 行政执法综述 | 第113-115页 |
第二节 政府运行的“诺思悖论” | 第115-124页 |
第三节 国家作为“机会主义者”与“寻租”设立人 | 第124-127页 |
第四节 行政执法阶段法的流失 | 第127-136页 |
第四章 守法过程法的流失 | 第136-147页 |
第一节 守法的一般原理 | 第136-139页 |
第二节 守法状态 | 第139-144页 |
第三节 守法的边缘状态 | 第144-147页 |
第五章 纠纷的私力处理过程法的流失 | 第147-170页 |
第一节 私力救济、私刑与法的运行 | 第147-158页 |
第二节 诉讼过程中的私力合作 | 第158-170页 |
第六章 法在运行中的流失 | 第170-188页 |
第一节 在法律面前人们并不平等 | 第170-175页 |
第二节 法在运行中的流失 | 第175-177页 |
第三节 法的计量 | 第177-179页 |
第四节 法流失的简单数学模型 | 第179-181页 |
第五节 法流失的若干规律 | 第181-188页 |
第七章 法流失的原因 | 第188-210页 |
第一节 法流失的原因 | 第188-191页 |
第二节 法流失原因:利益集团理论的解释 | 第191-200页 |
第三节 法流失原因:政府失灵理论的解释 | 第200-205页 |
第四节 法是“力量”与“利益”、“权利”的均衡 | 第205-210页 |
结语 | 第210-219页 |
一、法理研究应更关注法的实际运行 | 第210-211页 |
二、法流失是法运动的副产品、伴生物 | 第211页 |
三、借鉴西方国家控制法流失的经验与方法 | 第211-216页 |
四、推进民主,防止法的流失 | 第216-219页 |
参考文献 | 第219-234页 |
论文摘要 | 第234-238页 |
Abstract | 第238-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