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8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2.前人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3.概念的确定 | 第12-15页 |
4.视角和理论 | 第15页 |
5.分析变量的选择 | 第15-16页 |
6.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7.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中国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第18-26页 |
第一节 中国乡镇政府职能分析 | 第18-21页 |
1.乡镇政府的法定职能 | 第18-19页 |
2.财政分权理论下的乡镇政府职能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中国乡镇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公共需求角度分析 | 第21-23页 |
1.满足公共需求的职能分工不明确 | 第21-22页 |
2.乡镇政府职能错位、缺位 | 第22页 |
3.乡镇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 第22-23页 |
4.考核指标重经济、轻服务 | 第23页 |
第三节 国外基层(乡镇)政府职能借鉴 | 第23-26页 |
1.美国乡镇政府主要职能 | 第23-24页 |
2.英国地方政府主要职权 | 第24页 |
3.法国市镇主要职能 | 第24页 |
4.日本自治地方政府主要职能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上海市崇明县绿华镇政府职能透视 | 第26-33页 |
第一节 绿华镇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演变 | 第26-28页 |
1.绿华镇基本概况 | 第26页 |
2.绿华镇近期机构改革概述 | 第26-27页 |
3.绿华镇政府职能演变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绿华镇政府机构设置与职能演变特点 | 第28-30页 |
1.部门及人员不断增多臃肿 | 第28-29页 |
2.执法性部门职能不断规范 | 第29页 |
3.政治性部门职能不断减弱 | 第29页 |
4.社会公共事务部门不断增多加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绿华镇政府机构设置与职能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 第30-33页 |
1.遗留计划经济痕迹 | 第30页 |
2.职能交叉 | 第30-31页 |
3.越位与缺位 | 第31页 |
4.上下关系挤压 | 第31页 |
5.领导机构与下属部门严重不协调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公共需求为导向的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农村公共需求状况分析—以绿华镇为例 | 第33-37页 |
1.理论依据 | 第33页 |
2.绿华镇社会公共需求现状和特点分析 | 第33-35页 |
3.绿华镇社会公共需求变化趋势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公共需求导向下的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第37-42页 |
1.公共需求导向型乡镇政府职能设计理念 | 第37-39页 |
2.公共需求导向型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公共需求导向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评价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公共需求导向型乡镇政府职能的社会效果评价 | 第42-44页 |
1.农村公众的公共需求得以充分体现和反映 | 第42-43页 |
2.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得以有效提供 | 第43页 |
3.公共需求导向型乡镇政府职能面临的社会矛盾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公共需求导向型乡镇政府职能的行政效果评价 | 第44-46页 |
1.乡镇政府自身的机构调整和职能优化 | 第44页 |
2.上级政府的认可与顾虑 | 第44-45页 |
3.村级组织的积极评价 | 第45页 |
4.公共需求导向型乡镇政府职能面临的行政矛盾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公共需求为导向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路径 | 第47-53页 |
第一节 以公共需求为导向调整乡镇政府机构设置 | 第47-49页 |
1.建立稳定有效、运转灵活的职能机构 | 第47页 |
2.理顺关系,避免条块分割 | 第47-48页 |
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做好定编定员工作 | 第48页 |
4.适应公共需求的乡镇政府机构设置设想 | 第48-49页 |
第二节 适应公共需求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对策 | 第49-53页 |
1.确定中心导向与原则 | 第49页 |
2.调整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 | 第49-50页 |
3.理顺各级政府间事权关系 | 第50-51页 |
4.推动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