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 遗传图谱构建 | 第9-16页 |
·连锁遗传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作图群体 | 第10-11页 |
·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10页 |
·作图群体大小 | 第10-11页 |
·遗传标记类型 | 第11-14页 |
·遗传标记的概述 | 第11页 |
·DNA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11-13页 |
·SSR 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SRAP 标记研究进展 | 第14页 |
·图谱构建软件 | 第14页 |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杨树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 遗传图谱的应用 | 第16-19页 |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 第17页 |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17页 |
·标记辅助选择 | 第17-18页 |
·基因定位和克隆 | 第18-19页 |
3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19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美洲黑杨×小叶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第2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作图群体的建立 | 第21-23页 |
·杂交亲本选择 | 第21-22页 |
·人工杂交 | 第22-23页 |
·父本小叶杨花粉收集 | 第22页 |
·人工授粉 | 第22-23页 |
·种子采收、播种育苗及苗期管理 | 第23页 |
·作图群体大小 | 第2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3-30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与纯化 | 第23-24页 |
·相关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基因组 DNA 粗提取 | 第24页 |
·基因组 DNA 纯化 | 第24页 |
·SSR 分析 | 第24-27页 |
·SSR 引物来源 | 第24-26页 |
·SSR-PCR | 第26-27页 |
·SRAP 分析 | 第27-28页 |
·引物来源 | 第27-28页 |
·SRAP 标记 PCR 体系及程序 | 第28页 |
·PCR 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28-30页 |
·电泳检测试剂的配制 | 第29页 |
·印染检测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9-30页 |
·银染检测 | 第30页 |
·标记命名 | 第30页 |
·条带判读 | 第30页 |
·作图软件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作图群体的 SSR 分析 | 第30-31页 |
·作图群体 SRAP 分析 | 第31-32页 |
·分离类型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美洲黑杨×小叶杨遗传图谱构建 | 第33-40页 |
·数据整理 | 第33-34页 |
·美洲黑杨×小叶杨图谱构建 | 第34-37页 |
·图谱特征及标记分布 | 第37-38页 |
·基因组长度估算和图谱覆盖度估计 | 第38-39页 |
·标记偏分离分析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作图群体大小 | 第40页 |
·基因组 SSR 与 EST-SSR 比较 | 第40-41页 |
·标记偏分离 | 第41页 |
·图谱质量 | 第41-42页 |
第三章 两种作图软件的作图效率分析 | 第42-51页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SSR 与 SRAP 标记分析 | 第42页 |
·图谱构建 | 第42-43页 |
·利用 FSlinkageMap 2.0 构建美洲黑杨×小叶杨遗传连锁图谱 | 第42页 |
·利用 JionMap 4.0 构建美洲黑杨×小叶杨遗传连锁图谱 | 第42-43页 |
·数据整理 | 第42-43页 |
·美洲黑杨×小叶杨图谱构建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两种作图软件所构图谱的连锁群数目 | 第43-44页 |
·两种作图软件所构图谱的标记数目与顺序 | 第44-49页 |
·标记的偏分离 | 第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两种作图软件所构图谱的比较 | 第49-50页 |
·适合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的软件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杨树遗传图谱比较研究 | 第51-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美洲黑杨×小叶杨与毛果杨×美洲黑杨遗传图谱比较 | 第51-56页 |
·美洲黑杨×小叶杨与美洲黑杨×欧美杨、响叶杨×银白杨图谱比较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杨树图谱比较 | 第58-59页 |
·SSR 标记在比较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4页 |
1 结论 | 第60-62页 |
·作图群体的构建 | 第60页 |
·两种软件构建美洲黑杨‘I-69’×小叶杨遗传连锁图谱 | 第60-61页 |
·图谱比较分析 | 第61-62页 |
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增加作图群体数量 | 第62页 |
·增加分子标记种类 | 第62页 |
·开展杨树 QTLs 定位与 MAS 研究 | 第62页 |
·开发适用于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的作图软件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