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知识运动研究--创新视野中的企业知识协同演化

中文摘要第1-28页
ABSTRACT第28-34页
第一章 引言:让知识照亮未来的行程第34-37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37-6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37-42页
     ·信息的经济学含义第37页
     ·知识的经济属性及其分类第37-41页
     ·企业知识本体第41-42页
   ·研究述评第42-68页
     ·从工业管理到知识管理第42-48页
     ·从信息运动到知识运动第48-56页
     ·知识运动的空间研究第56-59页
     ·知识运动其他模型第59-64页
     ·Davenport等人的知识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4-66页
     ·其他中国学者的研究第66-68页
第三章 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运动第68-93页
   ·企业创新系统第68-69页
   ·企业知识运动第69-89页
     ·企业知识运动的理论模型第69-70页
     ·对企业知识运动空间的修正第70-71页
     ·企业的时空观第71-75页
     ·企业空间的知识维第75-77页
     ·企业知识沿时间维的运动:生成与进化第77-83页
     ·企业知识沿空间维的转移与应用第83-86页
     ·企业知识运动第86-89页
   ·企业知识运动中的生命周期第89-93页
第四章 企业创新与知识生成第93-110页
   ·企业自主创新及其类型第93-94页
   ·企业知识生成的含义与影响因素第94-96页
     ·企业知识生成的含义第94页
     ·知识生成影响因素第94-96页
   ·知识生成的过程与形式第96-102页
     ·知识生成的过程第96-98页
     ·知识生成战略第98-99页
     ·对知识生成进行管理第99-102页
   ·企业知识的来源第102-106页
     ·企业内部知识生成第102-103页
     ·企业外部知识生成第103-106页
   ·经营属性知识第106-110页
     ·生成知识创新的战略远景第106页
     ·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第106-107页
     ·构建组织结构第107页
     ·扩充企业知识的存量和流量第107-108页
     ·凝聚企业创新的人力资源第108-109页
     ·政府的作用第109-110页
第五章 企业内部知识运动过程第110-147页
   ·从个体到组织的运动第110-111页
   ·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第111-114页
   ·借助社会网络转移企业知识第114-116页
   ·企业知识转移战略第116-130页
     ·知识的企业情境维度第116-117页
     ·知识转移与企业情境第117-118页
     ·知识转移主体的影响因素第118-120页
     ·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第120-125页
     ·企业知识转移战略第125-129页
     ·企业知识转移效度第129-130页
   ·学术知识的转移第130-138页
     ·仅有文本是不够的第130-131页
     ·引导接受者进入知识生产的特定情境第131-132页
     ·引导接受者在专业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第132-134页
     ·引导接受者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背景进行阅读第134-138页
   ·媒介知识推广中的内容细分第138-147页
     ·知识与用户知识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第138页
     ·用户知识需求规律第138-139页
     ·媒介知识与用户知识需求第139-147页
第六章 知识外溢与协同演化第147-172页
   ·技术知识在生成和转移之间的连续运动第147-159页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第147-148页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第148-159页
   ·企业知识谱系第159-166页
   ·知识外溢引发的知识演化第166-172页
第七章 企业知识运动的组织设计第172-182页
   ·构架推进企业知识运动的组织体系第172-173页
   ·企业家是企业知识运动的“第一推动”第173-174页
   ·界定企业的核心知识并推动其快速运动第174-176页
   ·构建高度开放的企业知识系统第176-177页
   ·培育属性知识,孵化技术知识第177-178页
   ·界定知识资产并进行评估第178-179页
   ·明确知识资本的边界所在第179-180页
   ·经营有利于知识型人才发展的企业生态环境第180-182页
第八章 “山西汾酒”的知识运动模板第182-215页
   ·“山西汾酒”基本情况第182-184页
   ·企业本体知识的甄别与界定第184-191页
     ·汾酒的知识构成第184-189页
     ·汾酒的核心知识螺旋第189-191页
   ·汾酒知识的生成第191-201页
     ·企业记忆中的技术生成第191-193页
     ·外部知识获取第193-198页
     ·属性知识的获取第198-201页
   ·汾酒知识的转移与应用第201-208页
     ·汾酒知识网络解析第201-202页
     ·“细节管理”的推展之道第202-205页
     ·情境识别第205-206页
     ·转移战略第206-208页
   ·山西汾酒的知识演化第208-215页
     ·汾酒技术演进谱系第208-209页
     ·技术知识与属性知识的协同演化第209-213页
     ·企业知识运动的组织设计第213-215页
第九章 结论:企业创新战略中的“北京共识第215-218页
参考文献第218-231页
李景峰博士就读以来主要科研成果第231-232页
附录:姓名与机构中英文对照表第232-237页
致谢第237-239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239页

论文共2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结构与体制优化
下一篇:晋蒙粮油故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