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 第12-21页 |
| 1 党政领导干部人格评价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 ·目前有关党政领导干部人格评价的研究 | 第12-13页 |
| ·目前党政领导干部人格评价的实践 | 第13-15页 |
| 2 16PF 在党政领导干部人格评价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 ·16PF 在领导者人格评价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 ·16PF 在党政领导干部人格评价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 3 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 ·16PF 应用于党政领导干部人格评价时的适用分析 | 第19页 |
| ·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的地方性常模 | 第19-20页 |
| ·深入分析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格特征 | 第20页 |
| 4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0-21页 |
| 第二部分 16PF(党政干部版)的形成及参考常模的制定 | 第21-32页 |
| 研究Ⅰ 16PF(党政干部版)的形成及其测量学特性的初步检验 | 第21-27页 |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2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 ·被试 | 第21-22页 |
| ·研究工具 | 第22页 |
| ·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 3 对16PF 运用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项目分析 | 第22-26页 |
| 4 16PF(党政干部版)测量学特性的初步检验 | 第26-27页 |
| ·信度分析 | 第26页 |
| ·效度分析 | 第26-27页 |
| 研究Ⅱ 16PF(党政干部版)测量学特性的进一步检验及参考常模的制定 | 第27-32页 |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7页 |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 2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 ·被试 | 第27-28页 |
| ·研究工具 | 第28页 |
| ·施测方法与程序 | 第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3 16PF(党政干部版)测量学特性的进一步检验 | 第28-30页 |
| ·信度分析 | 第28-29页 |
| ·效度分析 | 第29-30页 |
| 4 16PF(党政干部版)参考常模的制定 | 第30-32页 |
| ·山东省地方参考常模的制定 | 第30页 |
| ·男性和女性参考常模的制定 | 第30-32页 |
| 第三部分 16PF(党政干部版)在党政领导干部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 第32-45页 |
| 1 党政领导干部总体人格特征 | 第32页 |
| 2 党政领导干部人格特征的组群差异 | 第32-41页 |
| ·性别差异 | 第32-34页 |
| ·年龄差异 | 第34-35页 |
| ·行政级别差异 | 第35-37页 |
| ·单位级别差异 | 第37-38页 |
| ·文化程度差异 | 第38-40页 |
| ·地区差异 | 第40-41页 |
| 3 分析讨论 | 第41-45页 |
| ·量表修订 | 第41-42页 |
| ·党政领导干部总体人格特征分析 | 第42页 |
| ·党政领导干部人格特征的组群差异 | 第42-45页 |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45-48页 |
| 1 特色与创新 | 第45-46页 |
| 2 问题与展望 | 第46-47页 |
| 3 总结 | 第47-48页 |
| 附录 | 第48-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