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岩石爆破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2章 岩石爆破理论分析 | 第13-32页 |
| ·岩石爆破的本构模型 | 第13-19页 |
| ·弹性理论阶段 | 第13页 |
| ·断裂理论阶段 | 第13-14页 |
| ·损伤理论阶段 | 第14-17页 |
| ·分形损伤理论阶段 | 第17-19页 |
| ·岩石爆破破碎的机理分析 | 第19-23页 |
| ·冲击波反射拉伸破坏理论 | 第19-20页 |
| ·爆炸气体膨胀破坏理论 | 第20页 |
| ·两种岩石破碎理论的综合与发展 | 第20-22页 |
| ·现代爆破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2-23页 |
| ·不耦合装药爆破的破岩机理研究 | 第23-32页 |
| ·岩体中连续装药破岩过程 | 第23-24页 |
| ·岩体中径向不耦合装药的破岩过程 | 第24-26页 |
| ·空气间隔不耦合装药爆破中,空气层“储能”的作用 | 第26-27页 |
| ·轴向不耦合装药爆破开挖的作用机理 | 第27-30页 |
| ·不同起爆方向爆破机理分析 | 第30-32页 |
| 第3章 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2-45页 |
| ·有限元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 ·LS-DYNA简介及计算理论 | 第34-40页 |
| ·控制方程组 | 第35-36页 |
| ·时间积分 | 第36-37页 |
| ·高斯单点积分与沙漏控制 | 第37页 |
| ·应力计算 | 第37-38页 |
| ·人工体积粘性控制 | 第38-39页 |
| ·时间步长控制 | 第39页 |
| ·无反射边界 | 第39-40页 |
| ·材料模型 | 第40-43页 |
| ·岩体力学模型 | 第40-42页 |
| ·炸药爆炸模型 | 第42-43页 |
| ·LS-DYNA算法选择 | 第43-45页 |
| 第4章 单孔柱状装药爆破的数值模拟 | 第45-61页 |
| ·连续装药与不耦合装药 | 第45-53页 |
|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45-49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9-53页 |
| ·不耦合系数对比分析 | 第53-57页 |
| ·正反向起爆 | 第57-61页 |
| ·反向起爆 | 第57-59页 |
| ·正向起爆 | 第59-61页 |
| 第5章 隧道爆破振动模拟 | 第61-81页 |
| ·工程概况 | 第61-62页 |
| ·起讫里程及围岩划分 | 第61页 |
| ·设计技术条件 | 第61页 |
| ·地理特征 | 第61-62页 |
| ·爆破开挖数值模拟 | 第62-76页 |
| ·数值模拟 | 第62-66页 |
| ·不同装药量爆破 | 第66-70页 |
| ·微差爆破 | 第70-73页 |
| ·正反向起爆 | 第73-76页 |
| ·邻近隧道爆破影响数值模拟 | 第76-81页 |
| ·主洞爆破对平导的影响 | 第76-78页 |
| ·平导爆破对主洞的影响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81-83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 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实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