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  1 刺参 | 第14-21页 | 
|    ·刺参的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 | 第14-16页 | 
|      ·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      ·营养价值 | 第15-16页 | 
|    ·养殖的池塘养殖、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刺参的池塘养殖 | 第16页 | 
|      ·刺参养殖现状 | 第16-17页 | 
|      ·刺参养殖存在问题 | 第17页 | 
|    ·刺参养殖病害 | 第17-21页 | 
|      ·病害产生原因 | 第17-18页 | 
|      ·病害类型 | 第18-20页 | 
|      ·刺参腐皮综合病的致病菌种类 | 第20-21页 | 
|  2 水体微生物制剂 | 第21-27页 | 
|    ·水体微生物制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 第24-27页 | 
|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 第24页 | 
|      ·目前微生态制剂的主要种类 | 第24-27页 |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分离和鉴定 | 第28-39页 | 
|  1 前言 | 第28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8-3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28-29页 | 
|    ·培养基 | 第29-30页 | 
|    ·枯草芽抱杆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 第30-31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30页 | 
|      ·样品的处理及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 | 第30-31页 | 
|      ·菌种的保存 | 第31页 | 
|      ·利用点种法筛选有抑菌效果的的Bs | 第31页 | 
|    ·革兰氏染色 | 第31-32页 | 
|      ·试剂配方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芽孢染色 | 第32页 | 
|      ·染液制备 | 第32页 | 
|      ·染色方法 | 第32页 | 
|    ·菌体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32-33页 | 
|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33-37页 | 
|      ·生理鉴定实验 | 第33页 | 
|      ·生化鉴定实验 | 第33-37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    ·菌株的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 | 第37-38页 | 
|    ·革兰氏染色结果及生化指标结果 | 第38页 | 
|  4 讨论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对刺参腐皮综合病致病菌的拮抗作用 | 第39-48页 | 
|  1 前言 | 第39-40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    ·材料 | 第40页 | 
|      ·供试枯草芽抱杆菌菌株 | 第40页 | 
|      ·指示菌 | 第40页 | 
|      ·培养基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和拮抗活性物质的处理 | 第40页 | 
|      ·抗菌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      ·BS对海水养殖中的C6、TB菌数量的影响 | 第4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41-45页 | 
|    ·C6、TB对Bs-1发酵液的敏感性 | 第41页 | 
|    ·Bs-1生长曲线和抗菌活性曲线 | 第41-42页 | 
|    ·抗菌活性物质对热的稳定性 | 第42-43页 | 
|    ·抗菌活性物质对pH的稳定性 | 第43页 | 
|    ·抗菌活性物质对变性剂和蛋白酶的稳定性结果 | 第43-44页 | 
|    ·Bs-1液控制刺参养殖水中致病菌C6、TB的效果 | 第44-45页 | 
|  4 讨论 | 第45-47页 | 
|  5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对刺参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第48-57页 | 
|  1 前言 | 第48-49页 |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9页 | 
|    ·菌种活化、菌种扩培 | 第49页 | 
|    ·实验设计 | 第49页 | 
|    ·实验水体水质监测方法 | 第49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49-53页 | 
|    ·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pH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    ·微生物菌液对养殖水体NH3-N的影响 | 第50页 | 
|    ·微生物菌液对养殖水体N02-N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微生物菌液对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微生物菌液对养殖水体COD的影响 | 第52-53页 | 
|  4、讨论 | 第53-55页 | 
|  5、结论 | 第55页 | 
|  6、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