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2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工作假说与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2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4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装备制造业 | 第22-23页 |
·全要素生产率 | 第23页 |
·技术创新 | 第23页 |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 | 第23-24页 |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新古典理论中的技术进步 | 第24-25页 |
·新增长理论中的技术进步 | 第25-28页 |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机理 | 第28-43页 |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层次 | 第28-30页 |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条件和动因 | 第30页 |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五维传导”机制 | 第30-39页 |
·中国装备工业技术进步的模式与途径 | 第39-43页 |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技术进步状况 | 第43-47页 |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起步阶段:1949-1978 年 | 第43-44页 |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成长阶段:1978-1996 年 | 第44-46页 |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起飞阶段:1996 年至今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定量化测算 | 第47-58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47-48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48页 |
·资本存量 | 第48-51页 |
·弹性系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数据处理 | 第52-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6页 |
·研究假说 | 第58-60页 |
·自主创新能力 | 第58-59页 |
·引进知识能力 | 第59页 |
·产业规模 | 第59页 |
·知识溢出程度 | 第59-60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60页 |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选定 | 第60-61页 |
·数据来源 | 第60页 |
·变量的测量 | 第60-61页 |
·实证分析 | 第61-64页 |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61-62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稳健性测试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政策建议 | 第67-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附原始数据表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