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编织工艺到现代纤维艺术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4页 |
| 一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方法、现状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三 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20世纪欧洲的现代纤维艺术 | 第14-27页 |
| 第一节 欧洲传统壁毯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欧洲传统编织工艺的"再设计" | 第16-23页 |
| 一 吕尔萨与"奥比松" | 第16-20页 |
| 二 基维·堪达雷里与"高比林" | 第20-23页 |
| 第三节 洛桑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毯双年展 | 第23-27页 |
| 一 初期:复兴传统壁毯为目的 | 第23-25页 |
| 二 中后期:传统编织工艺的现代化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转型期的中国现代纤维艺术 | 第27-43页 |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编织工艺的改造 | 第27-33页 |
| 一 中国传统的编织工艺 | 第27-28页 |
| 二 袁运甫的壁毯艺术创作 | 第28-30页 |
| 三 林乐成的编织技术探索 | 第30-33页 |
| 第二节 西方观念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 | 第33-38页 |
| 一 《报晓的雄鸡》访问中国 | 第33-34页 |
| 二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纤维艺术 | 第34-35页 |
| 三 "软雕塑"在中国的崛起 | 第35-38页 |
| 第三节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 第38-43页 |
| 一 "洛桑精神"的延续 | 第38-39页 |
| 二 传统编织工艺与西方现代观念的融汇 | 第39-43页 |
| 第三章 从传统编织工艺到现代纤维艺术的现实意义 | 第43-49页 |
| 第一节 现代纤维艺术的两大特点 | 第43-45页 |
| 一 编织工艺展现材料的独特性 | 第43-44页 |
| 二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实用性 | 第44-45页 |
| 第二节 传统编织工艺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延续 | 第45-47页 |
| 一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对传统编织工艺的促进 | 第45-46页 |
| 二 传统编织工艺重燃人们的情感需求 | 第46-47页 |
| 第三节 "从洛桑到北京"的启示 | 第47-49页 |
| 一 建立国际学术品牌 | 第47-48页 |
| 二 取得领域内的"话语权" | 第48-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