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东部凹陷根缘气成藏模式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22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根缘气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根缘气勘探现状 | 第13-18页 |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9-20页 |
| ·论文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 2 东部凹陷基本地质条件 | 第22-28页 |
| ·位置及勘探简况 | 第22-23页 |
| ·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23-25页 |
| ·构造演化 | 第25-28页 |
| 3 东部凹陷根缘气成藏基本条件 | 第28-42页 |
| ·烃源岩分布 | 第28-30页 |
| ·沙三段烃源岩 | 第28-30页 |
| ·沙一二段烃源岩 | 第30页 |
|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点 | 第30-36页 |
| ·有机质类型 | 第30-31页 |
| ·有机质丰度 | 第31-33页 |
| ·热演化程度 | 第33-35页 |
| ·源岩生烃能力 | 第35-36页 |
| ·储层特征 | 第36-42页 |
| ·储层物性 | 第36-40页 |
| ·源储接触关系 | 第40-42页 |
| 4 根缘气识别 | 第42-50页 |
| ·根缘气的识别方法 | 第42-44页 |
| ·气测异常 | 第42-43页 |
| ·气测全烃曲线的类型 | 第43-44页 |
| ·识别方法的运用 | 第44-48页 |
| ·验证 | 第48-50页 |
| 5 东部凹陷根缘气成藏特点 | 第50-61页 |
| ·厚度 | 第50-53页 |
| ·深度 | 第53-55页 |
| ·平面分布 | 第55-56页 |
| ·气测全烃值 | 第56-61页 |
| 6 辽河东部凹陷根缘气成藏模式 | 第61-67页 |
| ·根缘气成藏主要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 ·烃源岩控制因素 | 第61-62页 |
| ·致密储层控制因素 | 第62-63页 |
| ·东部凹陷根缘气成藏模式 | 第63-64页 |
| ·资源量及有利区预测 | 第64-67页 |
| ·资源量计算 | 第64-65页 |
| ·有利区预测 | 第65-67页 |
| 7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