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30页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1-15页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第15-27页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第27-30页
第一章 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分析第30-48页
 第一节 城市的本质与城市化的范畴第30-33页
  一、城市的起源第30-31页
  二、城市的本质第31-32页
  三、城市化的范畴第32-33页
 第二节 城市化相关动力机制的选择第33-38页
  一、自然廪赋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第33-34页
  二、产业变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第34-36页
  三、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第36-37页
  四、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7-38页
 第三节 城市文明与城市发展第38-42页
  一、城市文明的范畴第38-40页
  二、城市文明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第40-41页
  三、中国的城市文明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1-42页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范畴及其选择第42-48页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内容第42-43页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实体因素第43-45页
  三、城市化道路的合理选择的原则第45-48页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第48-69页
 第一节 英、美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第48-58页
  一、英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第48-53页
  二、美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第53-58页
 第二节 日、韩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第58-64页
  一、日本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第58-61页
  二、韩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第61-64页
 第三节 印度、巴西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与评述第64-69页
  一、印度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第64-65页
  二、巴西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第65-69页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第69-82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第69-75页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回顾第69-73页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历程评述第73-75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第75-82页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第75-80页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评述第80-82页
第四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内涵分析第82-106页
 第一节 新型城市化的本质是城市现代化第82-90页
  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第82-84页
  二、城市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第84-87页
  三、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启示第87-90页
 第二节 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要性分析第90-100页
  一、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第90-92页
  二、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92-96页
  三、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需要第96-100页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第100-106页
  一、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第101-102页
  二、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第102-103页
  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特征第103-106页
第五章 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措施第106-136页
 第一节 走出误区,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城市体系第106-119页
  一、中国城市体系剖析第106-112页
  二、建立现代城市体系,需要走出几个误区第112-114页
  三、建立现代城市体系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114-119页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持续动力第119-127页
  一、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第119-121页
  二、信息化是现阶段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技术基础第121-125页
  三、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125-127页
 第三节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起点,塑造新型城乡 关系第127-136页
  一、新型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内容第127-128页
  二、城市文明扩散是实现农村区域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第128-130页
  三、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分析第130-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1页
后记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衍生工具系统风险的宏观效应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