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刘勰"虚静"思想探源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虚静"思想演变梳理 | 第11-19页 |
第二节 刘勰"虚静"思想的来源 | 第19-24页 |
一 源于老庄说 | 第19页 |
二 源于儒家说 | 第19-20页 |
三 源于佛学说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刘勰"虚静"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内涵 | 第24-37页 |
第一节 刘勰"虚静"思想的哲学基础——自然 | 第24-28页 |
第二节 刘勰"虚静"思想的具体阐释 | 第28-37页 |
一 "四序纷回""入兴贵闲" | 第28-30页 |
二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 第30-32页 |
三 "秉心养术""调畅其气" | 第32-34页 |
四 "披文入情""玩绎方美"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刘勰"虚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