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历代唐赋文献著录和流传情况考论 | 第14-67页 |
第一节 宋代唐赋文献著录及流传考论 | 第14-39页 |
第二节 金元时期唐赋文献著录及流传考论 | 第39-47页 |
第三节 明代唐赋文献著录及流传考论 | 第47-61页 |
第四节 清代唐赋文献著录及流传考论 | 第61-67页 |
第二章 《历代赋汇》的编纂特色 | 第67-80页 |
第一节 《历代赋汇》的编纂情况和编纂理念 | 第67-72页 |
一、编者 | 第67页 |
二、编纂背景 | 第67-68页 |
三、编纂理念 | 第68-72页 |
第二节 《历代赋汇》的分类来源 | 第72-75页 |
第三节 《历代赋汇》编者之文体观 | 第75-80页 |
第三章 《历代赋汇》与《文苑英华》所收唐赋之比较 | 第80-98页 |
第一节 《历代赋汇》与《文苑英华》所收唐赋的类目比较 | 第80-85页 |
第二节 《历代赋汇》与《文苑英华》所收唐赋的篇目比较 | 第85-88页 |
一、《英华》未收而《赋汇》补收之赋 | 第85-88页 |
二、《英华》所收而《赋汇》未收之赋 | 第88页 |
第三节 《历代赋汇》与《文苑英华》所收唐赋的文本比较 | 第88-98页 |
一、承袭情况 | 第88-90页 |
二、变易情况 | 第90-98页 |
第四章 《历代赋汇》所补收唐赋来源考 | 第98-115页 |
第一节 与赋家别集所收篇目相比较看《赋汇》所补唐赋之来源 | 第98-106页 |
一、据别集所补 | 第98-102页 |
二、据总集或类书所补 | 第102-103页 |
三、据其他途径所补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与其他赋集相比较看《赋汇》所补唐赋之来源 | 第106-115页 |
一、与《唐文粹》的文本比较 | 第107-109页 |
二、与《历朝赋格》的文本比较 | 第109-113页 |
三、与《历朝赋楷》的文本比较 | 第113-115页 |
第五章 《历代赋汇》唐赋文献的价值与影响 | 第115-126页 |
第一节 《历代赋汇》唐赋文献的文献价值 | 第115-120页 |
一、校勘价值 | 第115-118页 |
二、辑佚价值 | 第118-120页 |
第二节 《历代赋汇》唐赋文献的文化价值 | 第120-123页 |
一、律赋 | 第121-123页 |
二、古赋 | 第123页 |
第三节 《历代赋汇》唐赋文献的影响 | 第123-126页 |
结语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5页 |
后记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