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背景 | 第11-12页 |
·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国内 | 第13页 |
·国外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概述 | 第17-25页 |
·概念 | 第17-18页 |
·特点 | 第18-19页 |
·构成要素 | 第19页 |
·运行模式 | 第19-20页 |
·影响因素 | 第20页 |
·问题的分类 | 第20-23页 |
·问题的根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原因 | 第25-34页 |
·现状 | 第25-28页 |
·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运作机制 | 第26-27页 |
·保障机制 | 第27-28页 |
·建设与管理状况 | 第28页 |
·主要问题 | 第28-32页 |
·实验室在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需求方面之间存在着矛盾 | 第28-29页 |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水平还不高,还不能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 第29-30页 |
·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使用率普遍较低,共享不充分 | 第30-31页 |
·实验室日常维护投入不足,运行不畅 | 第31页 |
·实验室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高 | 第31-32页 |
·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还不是很到位 | 第32页 |
·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 第32页 |
·建设和管理的体制还有不够健全 | 第32-33页 |
·建设和管理的资源不足且亟待整合 | 第33页 |
·建设和管理的监控和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国内外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借鉴和启示 | 第34-39页 |
·国内借鉴和启示 | 第34-37页 |
·实验室统筹规划和建设 | 第34页 |
·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 第34-35页 |
·实验队伍建设 | 第35页 |
·实验教学改革 | 第35-36页 |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自主研发 | 第36页 |
·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 | 第36-37页 |
·国外借鉴和启示 | 第37-39页 |
·重视实验教学 | 第37页 |
·重视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 | 第37页 |
·重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 | 第37-38页 |
·重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策 | 第39-51页 |
·营造与时俱进的文化氛围 | 第39-40页 |
·建立以人为本的建设和管理理念 | 第39-40页 |
·塑造实验室共同建设和管理的文化 | 第40页 |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理念 | 第40页 |
·完善管理组织结构 | 第40-42页 |
·成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 第41页 |
·强化归口管理机构职能 | 第41页 |
·加强实验中心职能 | 第41-42页 |
·加强统筹规划和建设 | 第42-44页 |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第43页 |
·科学规划,统筹建设 | 第43-44页 |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 第44-46页 |
·实验队伍运行机制 | 第44-45页 |
·经费保障运行机制 | 第45页 |
·质量监控机制 | 第45-46页 |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46-48页 |
·设置实验教学关键岗位,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 | 第46-47页 |
·构建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 第47页 |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 第47-48页 |
·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 第48页 |
·加强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 | 第48-51页 |
·树立危机管理的理念 | 第48-49页 |
·制度化管理和系统化组织 | 第49页 |
·高层领导的重视和统筹领导 | 第49-50页 |
·良好的信息系统和咨询机构支持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总体结论 | 第51页 |
创新点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