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5-19页 |
·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价值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的方法与数据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数据 | 第17页 |
·论文结构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第19-26页 |
·银行效率的内涵及分类 | 第19-20页 |
·效率的内涵 | 第19-20页 |
·银行效率的内涵 | 第20页 |
·银行效率的分类 | 第20页 |
·X效率理论 | 第20-22页 |
·X效率的内涵及形式 | 第20-21页 |
·X效率的基本假设 | 第21-22页 |
·X效率的基本结论 | 第22页 |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 第22-25页 |
·资产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负债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理论评介与借鉴 | 第25-26页 |
第3章 银行X效率的研究方法 | 第26-34页 |
·银行X效率的测算方法 | 第26-27页 |
·参数方法 | 第26页 |
·非参数方法 | 第26-27页 |
·两者比较 | 第27页 |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方法 | 第27-29页 |
·生产法 | 第27-28页 |
·资产法 | 第28页 |
·中介法 | 第28页 |
·其他方法 | 第28-29页 |
·本文的测算方法 | 第29-33页 |
·DEA方法简介 | 第29页 |
·DEA的基本模型 | 第29-32页 |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 X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4-48页 |
·投入产出指标的界定 | 第34-35页 |
·投入指标 | 第34-35页 |
·产出指标 | 第35页 |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5-37页 |
·样本选取 | 第36页 |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的DEA分析过程 | 第37-40页 |
·上市银行间技术效率分析 | 第37-38页 |
·上市银行间配置效率分析 | 第38页 |
·上市银行间综合效率分析 | 第38-39页 |
·上市商业银行 DEA效率值的改进 | 第39-40页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分析过程 | 第40-45页 |
·上市银行间技术变化的分析 | 第41-44页 |
·上市银行间规模效率变化分析 | 第44-45页 |
·上市银行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5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3页 |
·影响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48-50页 |
·经济环境 | 第48-49页 |
·国家宏观政策 | 第49页 |
·监管环境 | 第49页 |
·技术环境 | 第49-50页 |
·影响上市商业银行X效率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50-52页 |
·产权结构 | 第50页 |
·风险管理 | 第50-51页 |
·人力资源 | 第51-52页 |
·中间业务 | 第52页 |
·其他因素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制定稳健高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优化经济环境 | 第53-54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监管环境 | 第54页 |
·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及规范 | 第54-55页 |
·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第55页 |
·提高员工素质,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 第55-56页 |
·加强银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69页 |
附表一:1997-2007年各样本银行相关数据 | 第62-66页 |
附表二:1999年至2007年间各银行的Malmquist指数值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