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 第10-11页 |
2 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植物诱导抗性 | 第11-12页 |
·拮抗作用 | 第12-13页 |
·转基因植物 | 第13-14页 |
3 拮抗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拮抗细菌的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4 微生物诱变育种 | 第15-20页 |
·物理诱变剂 | 第16-17页 |
·新型诱变剂 | 第17-18页 |
·化学诱变剂 | 第18-19页 |
·生物诱变剂 | 第19-20页 |
5 诱变育种技术在生防菌株筛选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供试材料 | 第23-24页 |
·拮抗菌株 | 第23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23页 |
·烟草品种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9页 |
·拮抗菌株对数生长期测定 | 第24页 |
·拮抗菌株菌悬液过滤材料的选择 | 第24页 |
·拮抗菌B-16-11、P-71-2的紫外线诱变 | 第24-25页 |
·拮抗菌B-16-11、P-71-2的微波诱变 | 第25页 |
·拮抗菌B-16-11、P-71-2氯化锂复合诱变 | 第25-26页 |
·拮抗菌B-16-11、P-71-2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 | 第26页 |
·拮抗菌B-16-11、P-71-2微波和氯化锂复合诱变 | 第26页 |
·诱变菌株的平板拮抗筛选 | 第26-27页 |
·诱变菌株温室控病测试 | 第27-29页 |
·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B-16-11和P-71-2菌株生长期测定 | 第30页 |
·菌悬液过滤材料的选择 | 第30-31页 |
·两株拮抗菌紫外线诱变效果 | 第31-33页 |
·诱变时间选择 | 第31-32页 |
·两株拮抗菌的紫外线诱变平板效果 | 第32-33页 |
·两株拮抗菌微波诱变效果 | 第33-34页 |
·诱变时间的选择 | 第33页 |
·两株拮抗菌的微波诱变平板效果 | 第33-34页 |
·两株拮抗菌氯化锂诱变浓度的选择 | 第34-35页 |
·两株拮抗菌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效果 | 第35-36页 |
·两株拮抗菌微波与氯化锂复合诱变效果 | 第36页 |
·两株拮抗菌诱变温室初筛结果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图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发表文章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