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金融控股集团的概念、法律特征和基本类型 | 第12-19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 第12-17页 |
1.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 | 第12-15页 |
2.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15-17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类型 | 第17-19页 |
1.金融分业的金融控股公司与金融混业的金融控股公司 | 第17-18页 |
2.纯粹金融控股公司和混合金融控股公司 | 第18-19页 |
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特殊性分析 | 第19-29页 |
(一) 转变中的公司治理目标——从权力制衡到决策科学 | 第19-21页 |
(二) 集团公司治理的特殊性问题 | 第21-22页 |
(三)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难题 | 第22-27页 |
1.母子公司间因利益冲突导致治理失灵 | 第22-24页 |
2.金融控股子公司法人人格虚无 | 第24-25页 |
3.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缺失 | 第25-27页 |
(四)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1.产权方面的问题 | 第27页 |
2.大股东控制现象严重 | 第27-28页 |
3.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第28页 |
4.职责分配不合理 | 第28-29页 |
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构建的核心理论依托 | 第29-36页 |
(一) 作为宏大背景的国家干预理论 | 第29-31页 |
1.依托国家干预理论于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2.以国家干预为主导构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二) 形式理性优先理论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嵌入 | 第31-33页 |
1.具有正当性的形式理性优先理论 | 第31-32页 |
2.形式理性视域下程序明确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 | 第32-33页 |
(三)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价值目标 | 第33-36页 |
1.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价值目标 | 第33-34页 |
2.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安全价值目标 | 第34-35页 |
3.在安全前提下实现效率最优化 | 第35-36页 |
四、完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的法律对策 | 第36-46页 |
(一) 完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第36-40页 |
1.完善集团内部的产权治理制度 | 第36-37页 |
2.完善金融控股集团防火墙制度 | 第37-38页 |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38-39页 |
4.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第39-40页 |
(二) 完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 第40-46页 |
1.完善金融控股集团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41页 |
2.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法律责任加重制度 | 第41-42页 |
3.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42-43页 |
4.完善投资人的自主维权机制 | 第43-44页 |
5.引入深石原则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