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一、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的意义和特点第13-18页
 (一) 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的意义第13-16页
  1.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利第13-15页
  2. 维护创业板市场的安全第15页
  3. 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第15-16页
 (二) 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的特点第16-18页
  1. 宽松灵活的准入条件—发行上市财务标准的下降和多样化第16-17页
  2. 提高监管效率—简化上市流程第17页
  3. 严格监管—提高非财务标准第17页
  4. 设置投资者市场准入制度第17-18页
二、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的理论依据第18-24页
 (一) 国家干预理论—创业板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矫正第18-20页
  1. 创业板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特殊表现第19页
  2. 创业板市场资源配置失灵为国家干预提供了正当性第19-20页
 (二) 风险管理理论—创业板市场高风险性的控制第20-22页
  1. 创业板市场高风险性的表现第21页
  2. 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能够有效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第21-22页
 (三) 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创业板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第22-24页
  1. 创业板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第22-23页
  2. 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23-24页
三、典型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启示第24-31页
 (一)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准入监管的特点及启示第25-27页
  1. 纳斯达克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第25-26页
  2. 启示第26-27页
 (二) 英国AIM市场准入监管的特点与启示第27-29页
  1. 英国AIM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第27-28页
  2. 启示第28-29页
 (三) 香港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的特点和启示第29-31页
  1. 香港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第29-30页
  2. 启示第30-31页
四、我国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构建第31-43页
 (一) 确定创业板市场准入的监管主体第31-34页
  1. 设立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建议第32-33页
  2. 完善证监会与深交所监管的互动机制第33-34页
 (二) 明确监管对象第34-36页
  1. 成长型创业企业第34-35页
  2. 适合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第35页
  3. 创业板市场准入服务机构第35-36页
 (三) 确立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核心制度第36-41页
  1. 采取核准制的发行审核制度第36-39页
  2. 设立宽严适中的创业板市场准入标准第39-40页
  3. 建立创业板市场准入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0-41页
  4. 确立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的程序性内容第41页
 (四) 完善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中的法律责任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下一篇: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法律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