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1 绪论 | 第12-21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 ·动压轴承形状的理论研究 | 第14页 |
| ·动压轴承型线的改良和修型 | 第14-15页 |
| ·动压轴承型线的优化方法 | 第15-17页 |
|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2 动压径向轴承的动压润滑原理和雷诺方程 | 第21-35页 |
| ·动压润滑原理 | 第21-23页 |
| ·雷诺方程 | 第23-28页 |
| ·研究的假设 | 第24页 |
|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推导雷诺方程 | 第24-28页 |
| ·关于雷诺方程的求解 | 第28-34页 |
| ·有限差分法 | 第29-31页 |
| ·基于MATLAB 中的PDE 工具箱求解雷诺方程 | 第31-32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基于泛函的动压轴承型线集成理论研究 | 第35-47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动压轴承型线几何理论研究 | 第35-37页 |
| ·通用型线表达式 | 第37-43页 |
| ·基于点的通用型线表达式 | 第37-39页 |
| ·基于泰勒级数的通用型线表达式 | 第39页 |
| ·基于贝塞尔函数的通用型线表达式 | 第39-40页 |
| ·基于付里叶级数的通用型线 | 第40页 |
| ·型线分析 | 第40-43页 |
| ·基于付里叶级数的通用型线的集成性分析 | 第43-46页 |
| ·圆柱轴承 | 第43页 |
| ·错位圆柱轴承 | 第43-44页 |
| ·椭圆轴承 | 第44-45页 |
| ·均布多油叶轴承 | 第45页 |
| ·均布多油楔轴承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基于通用膜厚的动压径向轴承形状优化 | 第47-71页 |
| ·通用膜厚方程及三种典型型线 | 第47-50页 |
| ·通用膜厚方程 | 第47-48页 |
| ·典型型线分析 | 第48-50页 |
| ·关于通用型线无穷级数n 的说明 | 第50页 |
| ·通用膜厚方程与圆柱轴承膜厚方程的关系 | 第50-51页 |
| ·通用膜厚方程泛函收敛性分析 | 第51-53页 |
| ·优化模型 | 第53-58页 |
| ·目标函数 | 第53-56页 |
| ·设计变量 | 第56-57页 |
| ·约束条件 | 第57-58页 |
| ·优化算法 | 第58-63页 |
| ·遗传算法的优点 | 第58页 |
| ·遗传算法的执行步骤 | 第58-59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要素 | 第59-62页 |
| ·收敛 | 第62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62-63页 |
| ·实例分析 | 第63-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5 基于NSGA-II 的多目标动压径向轴承形状优化 | 第71-91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优化模型 | 第71-73页 |
| ·目标函数 | 第72-73页 |
| ·设计变量 | 第73页 |
| ·约束条件 | 第73页 |
| ·优化方法—NAGA-II | 第73-78页 |
| ·NSGA | 第73-75页 |
| ·NSGA-II | 第75-78页 |
| ·多目标优化说明 | 第78页 |
| ·优化流程图 | 第78-79页 |
| ·算例分析 | 第79-89页 |
| ·算例一 | 第79-85页 |
| ·算例二 | 第85-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6 实验研究 | 第91-99页 |
| ·引言 | 第91页 |
| ·实验设备介绍 | 第91-93页 |
| ·实验工作原理 | 第91-92页 |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92-93页 |
| ·测试方法 | 第93页 |
| ·承载力的测定 | 第93页 |
| ·摩擦功耗的测量 | 第93页 |
| ·温度的测量 | 第93页 |
| ·侧漏流速的测量 | 第93页 |
| ·加工实验轴承 | 第93-96页 |
| ·材料选择 | 第93-94页 |
| ·实验轴承加工 | 第94页 |
| ·实验轴承加工图纸 | 第94-95页 |
| ·实验轴承样件 | 第95-96页 |
| ·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 | 第96-98页 |
| ·实验样件装夹 | 第96页 |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96-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7 结论及展望 | 第99-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
| 附录 | 第110-111页 |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0-111页 |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