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泥岩超压的形成与演化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6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4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6页 |
·构造特征 | 第16-18页 |
·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18-20页 |
·泉三、四段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18-19页 |
·青山口组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19页 |
·姚家组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19-20页 |
·嫩江组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20页 |
·生储盖组合及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泥岩超压及其分布特征 | 第24-29页 |
·泥岩超压形成机制及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泥岩超压的形成机制 | 第24-25页 |
·超压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泥岩超压分布特征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泥岩超压形成及演化过程 | 第29-39页 |
·泥岩超压形成时期确定 | 第29-30页 |
·泥岩超压形成与演化过程 | 第30-39页 |
·泥岩超压形成演化机制 | 第30-35页 |
·泥岩超压演化特征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泥岩超压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 第39-56页 |
·泥岩超压对油气向下“倒灌”运移作用研究 | 第39-52页 |
·油气发生“倒灌”运移的条件 | 第39-42页 |
·油气“倒灌”运移距离及层位 | 第42-47页 |
·油气“倒灌”运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47-52页 |
·泥岩超压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及有效性分析 | 第52-56页 |
·超压泥岩封闭性机理 | 第52-53页 |
·泥岩超压封闭能力演化特征 | 第53-54页 |
·泥岩封闭性形成时期及其封闭有效性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