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异型拱桥的发展状况 | 第9-12页 |
| ·异型拱桥动力学发展状况 | 第12页 |
| ·异型拱桥动力特性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5页 |
| ·异型拱桥桥动力特性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2 拱桥动力学分析内容及其原理 | 第15-29页 |
| ·拱桥动力学分析分析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 ·理论解析方法 | 第15-23页 |
| ·圆弧拱平面挠曲的固有振动 | 第15-20页 |
| ·抛物线平面挠曲的固有振动 | 第20-23页 |
| ·有限元数值分析法 | 第23-28页 |
| ·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24-25页 |
| ·建立运动方程 | 第25-26页 |
|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的方法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3 异型拱桥的自振分析 | 第29-43页 |
| ·通泰大桥概况 | 第29-31页 |
| ·异型拱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31-34页 |
| ·结构构造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34-40页 |
| ·主梁中心线与供肋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矢跨比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宽跨比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拱肋刚度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3页 |
| 4 异型拱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3-71页 |
| ·动力响应分析的方法 | 第43-44页 |
| ·地震荷载分析 | 第44-55页 |
| ·抗震分析的意义 | 第44页 |
| ·抗震分析的原则 | 第44页 |
| ·抗震分析的方法—时程分析法 | 第44-45页 |
|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第45-47页 |
| ·地震时程响应分析 | 第47-55页 |
| ·车辆荷载分析 | 第55-67页 |
| ·车辆动力分析的意义 | 第55页 |
| ·车辆动力分析的方法 | 第55-56页 |
| ·车辆动力参数的比较分析 | 第56-64页 |
| ·舒适度的评价 | 第64-67页 |
| ·车辆荷载与地震荷载的比较分析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71页 |
| 结论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