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关键因子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中小企业的特殊地位 | 第12页 |
·企业生态环境研究是企业成长演化理论的重要问题 | 第12-13页 |
·企业生态位是企业生态环境研究的重点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中小企业范畴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中小企业的概念 | 第16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 第16-19页 |
·企业演化理论发展和相关理论的发展 | 第19-31页 |
·基本概念的建立和研究 | 第19-22页 |
·企业演化理论起源和发展 | 第22-24页 |
·企业生态位理论 | 第24-31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外部生态位因子识别及分析 | 第31-46页 |
·产品市场因子 | 第31-33页 |
·产品因子 | 第31-32页 |
·市场因子 | 第32-33页 |
·人才环境因子 | 第33-35页 |
·人才易获得性 | 第33-35页 |
·人才市场的状况 | 第35页 |
·融资和风险投资因子 | 第35-39页 |
·融资因子 | 第36-37页 |
·风险投资因子 | 第37-38页 |
·政府支持和配套服务 | 第38-39页 |
·服务中介因子 | 第39-40页 |
·服务中介机构的"软"环境 | 第39-40页 |
·服务中介机构的"硬"环境 | 第40页 |
·技术环境因子 | 第40-43页 |
·技术的易获得性 | 第41-42页 |
·技术创新环境 | 第42-43页 |
·法律政策因子 | 第43-46页 |
·政治法律因子 | 第43-45页 |
·政府政策因子 | 第45-46页 |
第4章 中小企业内部演化因子识别及分析 | 第46-57页 |
·企业家因子 | 第46-48页 |
·企业经营者素质 | 第46-47页 |
·企业经营团队 | 第47-48页 |
·人力资源因子 | 第48-51页 |
·人力制度因子 | 第48-49页 |
·人力素质因子 | 第49-51页 |
·组织结构因子 | 第51-52页 |
·组织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 第51页 |
·组织信息交流的模式 | 第51-52页 |
·产权制度因子 | 第52-54页 |
·产权清晰性 | 第52-53页 |
·产权交易性 | 第53-54页 |
·企业文化因子 | 第54-57页 |
·物质文化 | 第54-55页 |
·精神文化 | 第55页 |
·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 | 第55-57页 |
第5章 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关键因子判定 | 第57-71页 |
·构建中小企业内外部生态环境分析模型 | 第57-62页 |
·构建模型的理论根据 | 第57-58页 |
·构建模型的方法---AHP法 | 第58页 |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58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功能 | 第58-59页 |
·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9-62页 |
·中小企业内外部生态环境关键因子判定 | 第62-71页 |
·依据指标层建立判断矩阵 | 第62页 |
·填写判断矩阵 | 第62-66页 |
·依据层次单排序计算层次总排序 | 第66-67页 |
·依据权重大小判定关键因子 | 第67-71页 |
第6章 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关键因子模型构建 | 第71-80页 |
·中小企业生态位关键因子模型 | 第71-73页 |
·生态位关键因子构成 | 第71-72页 |
·外部生态位关键因子模型构建 | 第72-73页 |
·中小企业内部生态环境演化因子模型 | 第73-76页 |
·内部演化关键因子构成 | 第73-75页 |
·内部演化关键因子模型构建 | 第75-76页 |
·内外因子互动模型 | 第76-80页 |
·因子互动的机理 | 第76-79页 |
·因子互动模型构建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A 中小企业生态环境关键因子权重计算步骤 | 第84-87页 |
附录B 专家调查打分卷 | 第87-97页 |
附录C Matrix矩阵计算器简介 | 第97-100页 |
附录D Mathtype数学公式编辑器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