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上市公司反收购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一) 上市公司反收购相关概念辨析 | 第9-12页 |
1、收购的概念 | 第9-10页 |
2、敌意收购概念 | 第10-11页 |
3、反收购概念 | 第11-12页 |
(二)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分类 | 第12页 |
(三) 反收购价值的争议 | 第12-15页 |
1、反收购价值否定说 | 第12-13页 |
2、反收购价值肯定说 | 第13-14页 |
3、反收购价值折衷说 | 第14-15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及实践 | 第15-21页 |
(一) 中国现行反收购法律框架及评析 | 第15-17页 |
(二) 全流通前上市公司的反收购实践 | 第17-18页 |
(三) 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的特点 | 第18-21页 |
1、收购主体多元化 | 第19页 |
2、收购方式多样化 | 第19-20页 |
3、战略性收购比重增加 | 第20页 |
4、收购的对抗性增强 | 第20-21页 |
三、域外反收购立法比较研究 | 第21-29页 |
(一) 美国 | 第21-24页 |
1、证券法的有关规定 | 第21-22页 |
2、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 第22-23页 |
3、美国各州反收购立法 | 第23-24页 |
(二) 英国 | 第24-26页 |
1、《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准则》有关规定 | 第24-26页 |
2、公司法有关规定 | 第26页 |
(三) 香港地区 | 第26-27页 |
(四) 域外反收购立法评述 | 第27-29页 |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的思考 | 第29-42页 |
(一) 反收购措施合法性分析 | 第29-34页 |
1、确立反收购措施合法性的标准 | 第29-30页 |
2、若干具体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 第30-34页 |
(二) 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4-38页 |
1、构建合理的反收购法律框架 | 第34-35页 |
2、明确上市公司反收购规制的法律原则 | 第35-37页 |
3、反垄断法执行体制的完善 | 第37-38页 |
(三) 对我国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体系的构建 | 第38-42页 |
1、目标公司管理层的规定 | 第38-39页 |
2、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第39-40页 |
3、反垄断与反外资并购审查制度 | 第40页 |
4、对职工利益予以适当保护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