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P2P流媒体安全研究历程和现状 | 第10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0-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及相关工作 | 第12-24页 |
·P2P网络概述 | 第12-19页 |
·P2P网络简史 | 第12-15页 |
·P2P网络结构 | 第15-19页 |
·P2P网络流媒体 | 第19-20页 |
·网络流媒体 | 第19页 |
·P2P网络流媒体 | 第19-20页 |
·P2P应用层组播 | 第20-23页 |
·单源组播树模式 | 第20-21页 |
·多源组播树模式 | 第21-22页 |
·网状组播树模式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P2P流媒体安全威胁分析 | 第24-32页 |
·P2P网络安全威胁的普遍性问题 | 第24-26页 |
·系统层次结构 | 第24-25页 |
·层次结构与安全框架 | 第25-26页 |
·P2P网络安全威胁的普遍性问题 | 第26-29页 |
·公平性问题 | 第26页 |
·信任问题 | 第26-27页 |
·数据污染 | 第27-28页 |
·NAT和防火墙(Firewall)穿越 | 第28页 |
·抢占带宽 | 第28-29页 |
·P2P流媒体安全威胁的共性和特殊性问题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内容审评P2P流媒体安全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 第32-45页 |
·P2P网络安全模型分析 | 第32-38页 |
·基于信任衰减的安全模型 | 第32-33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任模型 | 第33-35页 |
·基于组群的网络安全模型 | 第35-36页 |
·全局可信度模型EigenRep | 第36-38页 |
·基于模糊逻辑的模型FuzzyTrust | 第38页 |
·基于内容审评P2P流媒体安全模型 | 第38-44页 |
·安全模型的引入 | 第38-39页 |
·相关名词解释 | 第39-41页 |
·基于内容审评的P2P流媒体安全模型 | 第41-44页 |
·模型性能分析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安全模型的实施与测试 | 第45-58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5-47页 |
·节点安全设计 | 第47-51页 |
·节点安全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节点加入和管理策略 | 第48-49页 |
·媒体数据调度策略 | 第49-51页 |
·媒体和Tracker服务器安全设计 | 第51-52页 |
·媒体服务器与节点签名 | 第51页 |
·Tracker服务器节点列表返回策略 | 第51-52页 |
·性能仿真测试 | 第52-57页 |
·测试方案说明 | 第53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论文总结 | 第58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