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沥青糊料螺旋输送机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课题来源 | 第9-13页 |
| ·铝电解槽阴极碳块组装工艺介绍 | 第10-11页 |
| ·阴极碳块自动组装生产线简介 | 第11-12页 |
| ·布料刮平系统简介 | 第12-13页 |
| ·炭素沥青糊料的螺旋输送 | 第13页 |
| ·螺旋输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螺旋输送机结构及应用 | 第13-14页 |
| ·国内外螺旋输送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螺旋输送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第2章 炭素沥青糊料温降实验及糊料特性分析 | 第20-49页 |
| ·炭素沥青糊料温降实验 | 第20-27页 |
| ·实验的意义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案与实验设备 | 第21-23页 |
| ·热电偶标定和温变函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 ·糊料温降速度函数的确定 | 第24-27页 |
| ·糊料颗粒间的粘结剂对糊料特性的影响 | 第27-30页 |
| ·粘结剂在糊料中的存在状态 | 第27-28页 |
| ·糊料的粘度 | 第28-30页 |
| ·糊料颗粒间作用力对糊料宏观特性的影响 | 第30-36页 |
| ·细观作用力的分类 | 第30-34页 |
| ·颗粒间细观作用力对糊料的宏观影响 | 第34-36页 |
| ·存在填隙流体时颗粒间的作用力分析 | 第36-47页 |
| ·静态粘性力 | 第37-39页 |
| ·动态粘性力 | 第39-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螺旋输送机输送机理分析 | 第49-66页 |
| ·螺旋输送机理分析 | 第49-53页 |
| ·摩擦力 | 第49-50页 |
| ·离心力及螺旋机体的改进 | 第50-53页 |
| ·物料在螺旋输送机内的运动状态分析 | 第53-54页 |
| ·不同充填率下散体物料在螺旋输送机中的状态 | 第53页 |
| ·螺旋输送机内颗粒的受力及速度分析 | 第53-54页 |
| ·充填率对螺旋体形变的影响及动态双重心法 | 第54-64页 |
| ·动态双重心法 | 第55-57页 |
| ·圆周力和轴向力的确立 | 第57-58页 |
| ·物料动态双重心的确定 | 第58-60页 |
| ·螺旋轴挠度的计算 | 第60-62页 |
| ·动态双重心法应用实例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4章 螺旋输送机关健设计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66-82页 |
| ·充填率的控制设计 | 第66-67页 |
| ·螺旋体的设计及其形变影响分析 | 第67-81页 |
| ·温度对螺旋体形变的影响 | 第69-72页 |
| ·螺旋叶片厚度对螺旋轴形变和螺旋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72-76页 |
| ·螺旋体模态分析 | 第76-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5章 基于实验与现场数据的螺旋输送机轴功率研究 | 第82-91页 |
| ·螺旋输送机轴功率分析 | 第82-85页 |
| ·物料与机体内壁摩擦产生的功率损耗 | 第82-84页 |
| ·物料与螺旋叶片摩擦产生的功率损耗 | 第84页 |
| ·倾斜输送时产生的功率损耗 | 第84页 |
| ·轴承处摩擦产生的功率损耗 | 第84-85页 |
| ·物料颗粒相对运动产生的功率损耗 | 第85页 |
| ·螺旋输送机轴功率 | 第85页 |
| ·炭素沥青糊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与分析 | 第85-88页 |
|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86-88页 |
| ·轴功率修正公式的实验验证 | 第88-89页 |
| ·炭素沥青糊料螺旋输送机轴功率计算 | 第89-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 ·全文总结 | 第91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98页 |